利用综合物探方法探测地下水流通道

甘伏平, 喻立平, 黎华清, 卢呈杰, 韦吉益. 利用综合物探方法探测地下水流通道[J]. 地质与资源, 2010, 19(3): 262-266. doi: 10.13686/j.cnki.dzyzy.2010.03.014
引用本文: 甘伏平, 喻立平, 黎华清, 卢呈杰, 韦吉益. 利用综合物探方法探测地下水流通道[J]. 地质与资源, 2010, 19(3): 262-266. doi: 10.13686/j.cnki.dzyzy.2010.03.014
GAN Fu-ping, YU Li-ping, LI Hua-qing, LU Cheng-jie, WEI Ji-yi. DETECTION OF GROUNDWATER CONDUITS BY INTEGRATED GEOPHYSICAL METHODS[J]. Geology and Resources, 2010, 19(3): 262-266. doi: 10.13686/j.cnki.dzyzy.2010.03.014
Citation: GAN Fu-ping, YU Li-ping, LI Hua-qing, LU Cheng-jie, WEI Ji-yi. DETECTION OF GROUNDWATER CONDUITS BY INTEGRATED GEOPHYSICAL METHODS[J]. Geology and Resources, 2010, 19(3): 262-266. doi: 10.13686/j.cnki.dzyzy.2010.03.014

利用综合物探方法探测地下水流通道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甘伏平(1966-),男,高级工程师,1986年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1989年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获硕士学位,2007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学位,现从事岩溶探测应用研究工作,通信地址 广西桂林市七星路50号岩溶地质研究所,邮政编码 541004,E-mail//ganfp555@163.com
  • 中图分类号: P613

DETECTION OF GROUNDWATER CONDUITS BY INTEGRATED GEOPHYSICAL METHODS

  • 尽管充电法需要充电点,但对已知进口或出口的浅埋藏地下水流通道,追踪其走向,该法具有简单、直观、快速的优点.自然电位法对隐伏的地下流体表现突出,但干扰异常多,不易分辨.充电法和自然电位法均可对异常进行定性判断,但不能很好确定地下水流通道的空间分布特征.高密度电法可获得近地表较为精细的空间电性分布.对断层控制下形成的地下水流通道,宜采用浅层地震反射法.当场地受限,探测深度大,需要精细探测时,可采用跨孔电磁波透视.但高密度电法、浅层地震反射法、跨孔电磁波透视法不能对异常进行定性判断.结合探测实例,考虑不同的地质条件和探测成本,对如何选择最佳的组合方法来探测地下水流通道,确定异常性质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探讨.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18
  • PDF下载数:  139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收稿日期:  2009-12-31
修回日期:  2010-03-05
刊出日期:  2010-09-30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