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湾沿岸第四纪海侵研究进展

姚政权, 石学法. 渤海湾沿岸第四纪海侵研究进展[J]. 海洋地质前沿, 2015, 31(2): 9-16,70. doi: 10.16028/j.1009-2722.2015.02002
引用本文: 姚政权, 石学法. 渤海湾沿岸第四纪海侵研究进展[J]. 海洋地质前沿, 2015, 31(2): 9-16,70. doi: 10.16028/j.1009-2722.2015.02002
YAO Zhengquan, SHI Xuefa. A REVIEW OF QUATERNARY TRANSGRESSION RESEARCHES ALONG THE BOHAI BAY[J]. Marine Geology Frontiers, 2015, 31(2): 9-16,70. doi: 10.16028/j.1009-2722.2015.02002
Citation: YAO Zhengquan, SHI Xuefa. A REVIEW OF QUATERNARY TRANSGRESSION RESEARCHES ALONG THE BOHAI BAY[J]. Marine Geology Frontiers, 2015, 31(2): 9-16,70. doi: 10.16028/j.1009-2722.2015.02002

渤海湾沿岸第四纪海侵研究进展

  • 基金项目:

    国土资源部海洋地质调查专项(GZH201100202)

    4100603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76055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姚政权(1980-),男,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方面的研究工作.E-mail:yaozq@fio.org.cn
  • 中图分类号: P736.21

A REVIEW OF QUATERNARY TRANSGRESSION RESEARCHES ALONG THE BOHAI BAY

  • 海岸带海侵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第四纪以来,渤海湾沿岸地区受海平面升降波动影响发生多次海进和海退事件。对渤海湾地区已发表的钻孔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显示该区早-中更新世海侵在空间上分布较为局限且变化较大,对于早更新世海侵存在与否仍存有争议,而大规模海侵发生在晚更新世以来MIS5、MIS3和MIS1时期。研究表明本区海侵的发生是在第四纪以来持续构造沉降的背景下,间冰期气候变暖造成海平面上升的结果。MIS3时期强烈的区域性"视海侵"在空间上并非普遍存在:在靠近渤海湾的地区,MIS3时期海侵为水深较深的滨海-浅海相沉积;而向内陆方向,该时期沉积转变为海陆过渡相和陆相。对于这种现象,一种解释是该区当时西高东低的地势起伏较大,海水逐渐向内陆侵入形成同期异相;另一种可能原因是由于冰盛期时河流侵蚀作用加强,靠近内陆地区的MIS3时期海侵沉积遭受后期河流侵蚀,其确切原因或者是否还存在其他因素,如以前测得的MIS3海侵实际在MIS5形成还需进一步研究。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40
  • PDF下载数:  84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收稿日期:  2014-12-11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