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氢赋存状态及转化机制

李强, 孟庆强, 韩超, 周袁, 吴晗, 代守瑞. 2024. 天然氢赋存状态及转化机制. 中国地质调查, 11(5): 9-12. doi: 10.19388/j.zgdzdc.2024.329
引用本文: 李强, 孟庆强, 韩超, 周袁, 吴晗, 代守瑞. 2024. 天然氢赋存状态及转化机制. 中国地质调查, 11(5): 9-12. doi: 10.19388/j.zgdzdc.2024.329
LI Qiang, MENG Qingqiang, HAN Chao, ZHOU Yuan, WU Han, DAI Shourui. 2024. Occurrence states and transformation of natural hydrogen mechanism. Geological Survey of China, 11(5): 9-12. doi: 10.19388/j.zgdzdc.2024.329
Citation: LI Qiang, MENG Qingqiang, HAN Chao, ZHOU Yuan, WU Han, DAI Shourui. 2024. Occurrence states and transformation of natural hydrogen mechanism. Geological Survey of China, 11(5): 9-12. doi: 10.19388/j.zgdzdc.2024.329

天然氢赋存状态及转化机制

  •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有机质外氢分子强化生烃率的反应历程与关键特征产物的精细识别研究(编号: 42172168)”及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天然氢资源勘探及利用技术(编号: YK2024-018)”项目联合资助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李强(2002—),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天然氢和微生物矿化方面的研究。Email: liqiang079@163.com。
    通讯作者: 孟庆强(1978—),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天然氢形成机理与分布规律、油气成藏机理与分布预测方面的研究。Email: mengqq2004@163.com

Occurrence states and transformation of natural hydrogen mechanism

More Information
  • 氢气作为清洁能源,其大规模的开发利用被视为替代化石能源、解决环境问题的良好策略。基于国内外对于氢气赋存状态及相态的研究,结合地质条件下的温度和压力变化,得到以下认识: ①天然氢在地球浅部以游离态、溶解态和吸附态形式存在,深层则以金属氢化物存在。其状态转化是影响氢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因素; ②地质条件下,氢主要为超临界态,仅在接近地表时以气态释放,其特性研究仍有待深入; ③天然氢的勘探研究尚不充分。未来研究应聚焦于氢气的成藏模式、运移机制和保存条件,从而充分探索其开发潜力。此外,研究过程中还分析了各种赋存状态间的转化机制,为理解地球氢循环提供了新视角。天然氢的赋存状态及其转化机制的研究能够为天然氢的富集成藏机制提供理论基础,进一步为天然氢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76
  • PDF下载数:  3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收稿日期:  2024-10-09
修回日期:  2024-10-22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