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区锡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田杰鹏, 李俊建, 张彤, 付超, 党智财, 何江涛, 张鹏鹏. 2023. 华北地区锡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J]. 华北地质, 46(1): 20-26. doi: 10.19948/j.12-1471/P.2023.01.02
引用本文: 田杰鹏, 李俊建, 张彤, 付超, 党智财, 何江涛, 张鹏鹏. 2023. 华北地区锡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J]. 华北地质, 46(1): 20-26. doi: 10.19948/j.12-1471/P.2023.01.02
TIAN Jie-peng, LI Junjian, ZHANG Tong, FU Chao, DANG Zhi-cai, HE Jiang-tao, ZHANG Peng-peng. 2023.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and prospecting direction of Tin deposits in North China. North China Geology, 46(1): 20-26. doi: 10.19948/j.12-1471/P.2023.01.02
Citation: TIAN Jie-peng, LI Junjian, ZHANG Tong, FU Chao, DANG Zhi-cai, HE Jiang-tao, ZHANG Peng-peng. 2023.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and prospecting direction of Tin deposits in North China. North China Geology, 46(1): 20-26. doi: 10.19948/j.12-1471/P.2023.01.02

华北地区锡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 基金项目: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华北地区区域成矿规律研究与总结(DD20190379-31)”;“华北地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1212011121029)”;“华北地台成矿规律研究和找矿方向综合研究(200110200038)”;“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资源勘查开采重点专项“胶东矿集区三维结构与定位预测课题(2016YFC0600107)”;“胶东招平带北段金矿深部预测与勘查示范专题2018YFC0603805-1)”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田杰鹏(1992-),男,博士,副研究员,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专业方向为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现主要从事区域成矿学研究及教学工作;E-mail:tjp0208@126.com;
    通讯作者: 李俊建(1962-),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成矿学研究和矿产勘查工作
  • 中图分类号: P618.44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and prospecting direction of Tin deposits in North China

More Information
    Corresponding author: LI Junjian
  • 我国华北地区锡矿资源较为丰富,尤其是大兴安岭中南段,是我国三大主要锡成矿区之一,也是我国北方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个成型的锡多金属矿带。华北地区锡矿床类型主要分为热液型、斑岩型和接触交代型三类,多数为共生和伴生矿床,独立锡矿床较少。区内锡矿床成矿期主要集中于晚侏罗-早白垩世。本文分析了华北地区锡矿的主要控矿因素,初步建立了接触交代型、斑岩型和热液型锡矿床的成矿模式,探讨了锡矿的时空分布规律,提出锡林浩特-克什克腾旗、二连-东乌旗及商都-太仆寺旗地区为华北地区寻找锡矿的重点地区。
  • 加载中
  • [1]

    夏庆霖,汪新庆,常力恒,等.中国锡矿床时空分布特征与潜力评价[J].地学前缘,2018,25(03):59-66.

    [2]

    夏庆霖,汪新庆,肖文,等.中国锡矿资源潜力评价与找矿战略选区[J].矿床地质,2014,33(S1):833-834.

    [3]

    陈郑辉,王登红,盛继福,等.中国锡矿成矿规律概要[J].地质学报,2015,89(06):1026-1037.

    [4]

    孙虎,王建平,王玉峰,等.我国锡矿开发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建议[J].资源与产业,2012,14(04):58-62.

    [5]

    刘朔,刘雪娇,彭思远.我国锡矿勘查进展与供需形势分析[J].西部资源,2018,(05):78-80.

    [6]

    杜青松.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银多金属矿床找矿模型与成矿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

    [7]

    潘小菲,郭利军,王硕,等.内蒙古维拉斯托铜锌矿床的白云母Ar/Ar 年龄探讨[J].岩石矿物学杂志,2009,28(05):473-479.

    [8]

    李俊建,彭翼,张彤,等.华北地区成矿单元划分[J].华北地质,2021,44(03):4-24.

    [9]

    欧阳荷根.大兴安岭南段拜仁达坝-维拉斯托银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及动力学背景[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

    [10]

    祝新友,张志辉,付旭,等.内蒙古赤峰维拉斯托大型锡多金属矿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J].中国地质,2016,43(01):188-208.

    [11]

    梅微,吕新彪,唐然坤,等.大兴安岭南段西坡拜仁达坝-维拉斯托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其演化[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5,40(01):145-162.

    [12]

    冯晓曦,滕雪明,王心华.豫西卢氏-内乡地区铜铀等战略性矿产成矿条件初探[J].华北地质,2021,44(04):5-14.

    [13]

    徐佳佳,赖勇,崔栋,等.内蒙古道伦达坝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其演化[J].岩石学报,2009,25(11):2957-2972.

    [14]

    潘小菲,王硕,侯增谦,等.内蒙古道伦达坝铜多金属矿床特征研究[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9,33(03):402-410.

    [15]

    王必任.内蒙古朝不楞铁多金属矿床岩浆与矿化关系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

    [16]

    陈鹏飞.内蒙古朝不楞铁多金属矿床物质组成与矿床成因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

    [17]

    陈公正,武广,李铁刚,等.内蒙古道伦达坝铜钨锡矿床LA-ICP-MS 锆石和锡石U-Pb 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矿床地质,2018,37(02):225-245.

    [18]

    陈公正,武广,武文恒,等.大兴安岭南段道伦达坝铜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和同位素特征[J].地学前缘,2018,25(05):202-221.

    [19]

    田杰鹏,李俊建,宋立军,等.华北地区锰矿成矿规律初探[J].华北地质,2021,44(03):58-64+69.

    [20]

    陈公正.大兴安岭南段道伦达坝铜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

    [21]

    王瑾.内蒙古维拉斯托铜多金属矿床矿区花岗岩类年代学与地球化学[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

    [22]

    刘瑞麟,武广,李铁刚,等.大兴安岭南段维拉斯托锡多金属矿床LA-ICP-MS 锡石和锆石U-Pb 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地学前缘,2018,25(05):183-201.

    [23]

    张雪冰,包长甲,吴世山.大兴安岭南段道伦达坝铜钨多金属矿床年代学研究:来自石英包裹体40Ar-39Ar 年龄的证据[J].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2021,38(01):83-90.

    [24]

    陈公正,武广,李铁刚,等.大兴安岭南段道伦达坝铜钨锡矿床成矿作用:来自锆石和独居石U-Pb 和绢云母40Ar-39Ar 年龄的约束[J].岩石学报,2021,37(03):865-885.

    [25]

    周振华,欧阳荷根,武新丽,等.内蒙古道伦达坝铜钨多金属矿黑云母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岩石学报,2014,30(01):79-94.

    [26]

    翟德高,刘家军,李俊明,等.内蒙古维拉斯托斑岩型锡矿床成岩、成矿时代及其地质意义[J].矿床地质,2016,35(05):1011-1022.

    [27]

    周振华,吕林素,冯佳睿,等.内蒙古黄岗矽卡岩型锡铁矿床辉钼矿Re-Os 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岩石学报,2010,26(03):667-679.

    [28]

    裴荣富,吕凤翔,范继璋,等.华北地块北缘及其北侧金属矿床成矿系列与勘查[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1-150.

    [29]

    张梅.大兴安岭中南段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系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

    [30]

    翟德高,刘家军,杨永强,等.内蒙古黄岗梁铁锡矿床成岩、成矿时代与构造背景[J].岩石矿物学杂志,2012,31(04):513-523.

    [31]

    刘成龙.论内蒙黄岗矿区锡酸矿的赋存特点及某些分布规律[A].中国地质科学院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2)[C].中国地质学会,1981:9.

    [32]

    周振华.内蒙古黄岗锡铁矿床地质与地球化学[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1.

    [33]

    许立权,陈志勇,陈郑辉,等.内蒙古东乌旗朝不楞铁矿区中粗粒花岗岩SHRIMP 定年及其意义[J].矿床地质,2010,29(02):317-322.

    [34]

    赵家齐,周振华,欧阳荷根,等.内蒙古双尖子山银铅锌(锡)矿床石英正长斑岩U-Pb 年龄、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J].矿床地质,2022,41(02):324-344.

    [35]

    苏文博,李文国,李惠民,等.什那干群层凝灰岩夹层SHRIMP 锆石U-Pb 年代学研究及其意义[J].华北地质,2022,45(02):51-67.

    [36]

    刘玉强.内蒙古毛登锡铜矿床地质及成因[J].矿床地质, 1996,(02):133-143.

    [37]

    祝新友,张志辉,付旭,等.内蒙古赤峰维拉斯托大型锡多金属矿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J].中国地质,2016,43(01):188-208.

    [38]

    郭贵娟.内蒙古维拉斯托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

    [39]

    张德全.敖瑙达巴斑岩型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J].矿床地质,1993,(01):10-19.

    [40]

    田杰鹏.胶东栖蓬福矿集区中生代金多金属矿区域成矿作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0.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9
  • PDF下载数:  43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收稿日期:  2021-12-30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