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六维结构模型的矿产地质技术标准体系构建研究

王家松, 王力强, 郑智慷. 2023. 基于六维结构模型的矿产地质技术标准体系构建研究[J]. 华北地质, 46(4): 22-27,54. doi: 10.19948/j.12-1471/P.2023.04.03
引用本文: 王家松, 王力强, 郑智慷. 2023. 基于六维结构模型的矿产地质技术标准体系构建研究[J]. 华北地质, 46(4): 22-27,54. doi: 10.19948/j.12-1471/P.2023.04.03
WANG Jiasong, WANG Liqiang, ZHENG Zhikang. 2023.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of technical standard system for mineral geology based on six-dimensional structure model. North China Geology, 46(4): 22-27,54. doi: 10.19948/j.12-1471/P.2023.04.03
Citation: WANG Jiasong, WANG Liqiang, ZHENG Zhikang. 2023.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of technical standard system for mineral geology based on six-dimensional structure model. North China Geology, 46(4): 22-27,54. doi: 10.19948/j.12-1471/P.2023.04.03

基于六维结构模型的矿产地质技术标准体系构建研究

  • 基金项目: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地质矿产调查标准化与标准制修订(DD20230272)”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王家松(1983-),男,正高级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地质调查标准化研究,E-mail:wjiasong@mail.cgs.gov.cn
  • 中图分类号: P621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of technical standard system for mineral geology based on six-dimensional structure model

  • 标准体系是矿产地质中长期标准化工作规划部署的科学依据。本文采用六维结构模型构建了矿产地质技术标准体系,囊括了矿产地质调查、矿产地质勘查、矿产资源节约集约与综合利用和矿产资源国情调查四大门类13个子门类技术标准162 项,全面匹配能源和战略性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和全国矿产资源国情调查;基于模型的专业门类、业务内容、层级、级别、功能、状态六个维度分析,提出加强通用标准布局、提高标准整合力度、优化标准配置格局等体系完善建议。
  • 加载中
  • [1]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S].

    [2]

    GB/T 13016-2018.标准体系构建原则和要求[S].

    [3]

    梁凯,兰井志,刘伯恩,等.国土资源标准体系研究[R].2006.

    [4]

    马梅,严金明,夏方舟.国土资源标准体系:发展梳理与建设导向[J].科学经济社会,2015,33(4):87-92.

    [5]

    吴桐,黄琛,严竞新,等.自然资源标准体系构建思考[J].中国标准化,2021,2:116-121.

    [6]

    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标准体系(2021版)[R].2021.

    [7]

    张润丽.中国地质调查科学发展途径与战略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4.

    [8]

    张振宇,孙跃,袁桂琴.地质勘查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与思考[J].西北地质,https://doi.org/10.12401/j.nwg.2023028.

    [9]

    贺战朋,赵祺彬,于常亮.地质调查标准体系健全完善2020年度成果报告[R].2021.

    [10]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标准体系(2021版)[R].2021.

    [11]

    VERMAN L C.标准化是一门新学科[M],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0:39-47.

    [12]

    王平.标准和标准化概念的多学科观点(之三)--Verman的分类和标准化空间[J].标准科学,2020, 1:26-34.

    [13]

    翟运开,张瑞霞,路薇,等.基于三维结构的精准医疗示范应用标准体系构建[J].中国卫生资源,2020,23(1):33-37.

    [14]

    吴宏.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标准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4(7):97-101.

    [15]

    何艾玲,汤学军,陈卫平,等.基于三维结构模型的医疗健康物联网信息标准体系表编制方法设计与研究[J].标准科学,2016,10(上):127-131.

    [16]

    许彦鑫,苏伟.基于三维架构的综合标准体系构建与应用[J].航天标准化,2017(3):8-10, 19.

    [17]

    郭宁, 沈方达, 刘杨.基于三维视角建立企业标准体系的探讨[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18,13(6): 685-689.

    [18]

    郝克俊,董国涛,林丹.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标准体系研究[J].标准科学,2018,10:85-88.

    [19]

    蔡弘.会展业标准体系框架构建研究[J].标准科学,2019, 3:92-95.

    [20]

    申文金,邓玲.土地资源标准体系构建研究[J].标准科学,2019,5:79-83.

    [21]

    马明,骆红,孙晓妮.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标准体系构建研究[J].标准科学,2023,1:56-60.

    [22]

    梁小明.广州质检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0:7-45.

    [23]

    刘毅,刘唐书,蒋建辉,等.我国工业机器人标准体系建设研究[J].机床与液压,2019,47(21):38-40.

    [24]

    白殿一,刘慎斋.标准化文件的起草[M].中国标准出版社,2020:7-15.

    [25]

    DZ/T 0426-2023.固体矿产地质调查规范(1:50000)[S].

    [26]

    DZ/T 0419.1-2022.矿产资源潜力评价规范(1:250000)第1部分:总则[S].

    [27]

    DZ/T 0419.2-2022.矿产资源潜力评价规范(1:250000)第2部分:成矿地质背景[S].

    [28]

    DZ/T 0419.3-2022.矿产资源潜力评价规范(1:250000)第3部分:成矿规律研究[S].

    [29]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国情调查实施方案[R].2020.

    [30]

    DZ/T 0400-2022.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S].

    [31]

    DZ/T 0402-2022.固体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基本术语[S].

    [32]

    麦绿波.标准体系构建的方法论[J].标准科学,2011,10:11-15.

    [33]

    袁桂琴,杨少平,孙跃.物探化探技术标准体系研究有关问题的探讨[J].地质与勘探,2015,39(6):1267-1270.

    [34]

    袁桂琴,杨少平,孙跃.我国地球物理勘查技术标准体系研究与建立[J].地质与勘探,2015,51(4):748-756.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2
  • PDF下载数:  2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收稿日期:  2023-07-01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