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族群划分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张枝焕, 王铁冠, 常象春, 吴水平. 原油族群划分及其地球化学意义[J]. 地球学报, 2003, (z1): 108-114. doi: 10.3321/j.issn:1006-3021.2003.z1.023
引用本文: 张枝焕, 王铁冠, 常象春, 吴水平. 原油族群划分及其地球化学意义[J]. 地球学报, 2003, (z1): 108-114. doi: 10.3321/j.issn:1006-3021.2003.z1.023
Classification and Geochem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Oil Populations[J]. Acta Geoscientica Sinica, 2003, (z1): 108-114. doi: 10.3321/j.issn:1006-3021.2003.z1.023
Citation: Classification and Geochem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Oil Populations[J]. Acta Geoscientica Sinica, 2003, (z1): 108-114. doi: 10.3321/j.issn:1006-3021.2003.z1.023

原油族群划分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P59

Classification and Geochem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Oil Populations

  • 本文阐述了原油族群与组群的概念及其在地球化学研究中的意义,分析了造成同一族群不同组群的原油之间地球化学特征差异的成因.在总结了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提出,油藏内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除了受源岩有机相的制约外,还受到烃源岩的成熟度以及油气在成藏过程和成藏后所经历的各种地质、地球化学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主要包括生物降解和水洗作用、流体岩石相互作用及地质色层作用、油气在运移过程中的相控分馏作用、热蚀变作用、不同期次聚集的原油的混合作用、浸析作用和热化学硫还原作用等.因此,必须在充分认识原油在运移、聚集和成藏后所经历的地球化学变化,划分原油族群以及在对造成不同组群原油组成差异的成因分析的前提下,才能客观地分析油气来源、进行油源对比,而不能以原油在化学组成上的异同性及其相关的地球化学参数作为油源对比的唯一依据.并介绍了原油族群划分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08
  • PDF下载数:  13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刊出日期:  2003-07-30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