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Meso-Neoproterozoic Sedimentary Basin in Yanshan Range
-
摘要: 燕山中、新元古代沉积盆地是一个经历了十亿年演化的长寿盆地.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中,受华北地台北缘构造环境变化的制约,该盆地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裂陷槽阶段(1 800 Ma~1 600 Ma)形成一个北东向半地堑式的楔形槽地,团山子-大红峪期火山活动是裂陷作用顶峰的标志.之后,华北地台北侧古大洋板块发生第一次消减作用,裂陷槽迅速消亡,成为一支废弃的裂谷.裂陷槽消亡后盆地向克拉通盆地过渡的阶段(1 600 Ma~1 200 Ma),其构造特点是一方面盆地日趋稳定,另一方面还残留了某些裂陷特征.克拉通盆地阶段(1 200 Ma ~ 800 Ma),沉积了典型的地台盖层沉积,沉积物厚度小,厚度变化小,相变也小,盆地表现出整体同升同降的特点,形成数个区域性的间断面.此时,华北地台北侧的古亚洲洋已经封闭消失,沉积盆地古地理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转而向东与大洋沟通.
-
-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53
- PDF下载数: 84
- 施引文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