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ganic Carbon Isotopic Characteristics of Beijing Plain Since Late Pleistocene and Their Paleo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
-
摘要: 沉积物中的有机质稳定碳同位素已经广泛应用于重建古环境.本文通过对北京平原区昌平钻孔δ13Corg数值变化特征的分析,结合格陵兰冰芯和深海氧同位素曲线对比,揭示了北京平原区晚更新世以来古环境变化特征及千年尺度的气候变化事件,初步探讨了其驱动机制.该钻孔δ13Corg值变化范围为-17.10‰至-26.18‰,主要表现为暖期时偏正,冷期时则偏负.据此,北京平原区晚更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可划分出4个阶段:末次间冰期(MIS5)气候温暖;末次冰期早冰阶(MIS4)气候温和适度;末次冰期间冰阶(MIS3)气候出现多次急剧的冷暖波动;末次冰期盛冰期(MIS2)气候冷干,δ13Corg值偏负阶段出现了对应格陵兰冰芯记录的H1-H9冷事件,代表了北京平原区晚更新世以来千年尺度的气候波动,但不同地区的变化幅度有所不同,这些变化可能与微地形、气象、水文等区域基本控制因素有关.
-
-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19
- PDF下载数: 67
- 施引文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