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广西桂江流域水体中碳的来源

王华, 张春来, 杨会, 曹建华, 张强, 唐伟, 应启和, 林宇. 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广西桂江流域水体中碳的来源[J]. 地球学报, 2011, (6): 691-698. doi: 10.3975/cagsb.2011.06.06
引用本文: 王华, 张春来, 杨会, 曹建华, 张强, 唐伟, 应启和, 林宇. 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广西桂江流域水体中碳的来源[J]. 地球学报, 2011, (6): 691-698. doi: 10.3975/cagsb.2011.06.06
WANG Hua, ZHANG Chun-lai, YANG Hui, CAO Jian-hua, ZHANG Qiang, TANG Wei, YING Qi-he, LIN Yu. The Application of Stable Carbon Isotope to the Study of Carbon Sources in Guijiang Watershed, Guangxi[J]. Acta Geoscientica Sinica, 2011, (6): 691-698. doi: 10.3975/cagsb.2011.06.06
Citation: WANG Hua, ZHANG Chun-lai, YANG Hui, CAO Jian-hua, ZHANG Qiang, TANG Wei, YING Qi-he, LIN Yu. The Application of Stable Carbon Isotope to the Study of Carbon Sources in Guijiang Watershed, Guangxi[J]. Acta Geoscientica Sinica, 2011, (6): 691-698. doi: 10.3975/cagsb.2011.06.06

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广西桂江流域水体中碳的来源

  • 基金项目: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P597.2 P641.134

The Application of Stable Carbon Isotope to the Study of Carbon Sources in Guijiang Watershed, Guangxi

  • 本文对岩溶区不同类型样品中的有机碳同位素样品前处理的分离提纯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对广西桂江流域水体进行了稳定有机碳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C3植物对桂江水体可溶性有机碳(DOC)有很大比例的贡献,而水生生物对水体有机碳影响较小.抚河流域比漓江流域有较高的(DOC)含量,可能与非岩溶区土壤微生物活动强,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高有关.岩溶作用对水体可溶性无机碳(DIC)的贡献较大,岩溶区DIC浓度和稳定碳同位素值变化较大且复杂,可能与流域内土壤中植物根系呼吸、微生物活动或有机质矿化等作用产生的土壤CO2碳同位素值不同有关,也可能与水体中CaCO3过饱和生成碳酸钙沉淀向大气释放CO2有关.不同形态的碳同位素值反映了岩溶区和非岩溶区河流中碳的变化,为研究碳的来源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75
  • PDF下载数:  13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刊出日期:  2011-11-15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