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地质碳汇的稳定性——以贵州草海地质碳汇为例

张强. 岩溶地质碳汇的稳定性——以贵州草海地质碳汇为例[J]. 地球学报, 2012, (6): 947-952. doi: 10.3975/cagsb.2012.06.14
引用本文: 张强. 岩溶地质碳汇的稳定性——以贵州草海地质碳汇为例[J]. 地球学报, 2012, (6): 947-952. doi: 10.3975/cagsb.2012.06.14

岩溶地质碳汇的稳定性——以贵州草海地质碳汇为例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P597.2%P931.1

  • 近几年来对岩溶碳汇的争论越来越多,其关键问题是岩溶作用产生的重碳酸根是否稳定.本文以贵州草海流域为研究区,基于前人研究基础,以碳同位素模型计算出岩溶作用产生的DIC((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溶解无机碳)中58.8%为草海中为水生植物利用,草海地质碳汇量达588.67 tC/a.以此推算长江中下游湖泊沉水植物每年固碳量370602 tC/a,长江中下游湖泊中仅沉水植物稳定的地质风化CO2汇量约为75万吨.从而证明岩溶碳汇的相对稳定性和岩溶动力系统新理论的合理性.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970
  • PDF下载数:  2282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刊出日期:  2012-12-01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