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主办
地质出版社出版

月球哥白尼纪次级坑的形态特征及其空间分布

张珂, 刘建忠, 程维明. 月球哥白尼纪次级坑的形态特征及其空间分布[J]. 自然资源遥感, 2019, (1): 255-263. doi: 10.6046/gtzyyg.2019.01.33
引用本文: 张珂, 刘建忠, 程维明. 月球哥白尼纪次级坑的形态特征及其空间分布[J]. 自然资源遥感, 2019, (1): 255-263. doi: 10.6046/gtzyyg.2019.01.33
ZHANG Ke, LIU Jianzhong, CHENG Weiming. Morphological features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lunar Copernican secondary craters[J]. Remote Sensing for Natural Resources, 2019, (1): 255-263. doi: 10.6046/gtzyyg.2019.01.33
Citation: ZHANG Ke, LIU Jianzhong, CHENG Weiming. Morphological features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lunar Copernican secondary craters[J]. Remote Sensing for Natural Resources, 2019, (1): 255-263. doi: 10.6046/gtzyyg.2019.01.33

月球哥白尼纪次级坑的形态特征及其空间分布

  • 基金项目:

    中国科学院B类先导科技专项培育项目课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全月球形貌类型划分方法研究"

    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月球数字地质图编研"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TP79 P691

Morphological features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lunar Copernican secondary craters

  • 月球次级坑是月球上的一种地质特征,易与初级坑相混淆,对月表定年影响大,同时对主撞击坑的撞击方向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因此识别和筛选出次级坑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综合考虑撞击坑空间分布位置和直径关系,选取哥白尼纪5个典型撞击坑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影像和地形数据,通过总结相关学者对特定形态指标与次级坑定量关系的研究,构建4个形态指标(不规则度、椭圆度、深径比、坑缘高度与直径比)及其参数范围,进行次级坑的智能化识别、提取与空间分布研究.最终识别出次级坑总数量为17811个,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包含位置、大小、形状、距离和方向5大类的数据库;并研究了距主坑边缘不同距离范围内次级坑的规模和空间分布特征;提出了基于次级坑主轴方向判定撞击坑入射方向的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在规模大小上,月海次级坑直径大小主要集中在初级坑直径的(2.7±0.11)%以下;月陆次级坑直径大小主要集中在初级坑直径的(3±0.3)%以下;在空间分布上,月海与月陆次级坑分布规律相一致,次级坑数量占总次级坑数量的90%时,其分布距离是最大分布距离的(57±7)%;②Tycho撞击坑的入射方向为W-E方向,Copernicus撞击坑和Kepler撞击坑的入射方向为SE-NW方向,Aristarchus撞击坑和Jackson撞击坑的入射方向为NW-SE方向.这些认识将对更准确地开展撞击坑撞击方向的研究提供参考.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865
  • PDF下载数:  48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刊出日期:  2019-03-15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