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岸带自然资源与生态损害评估及修复工作对中国的启示

蒋成竹, 吴林强, 徐晶晶, 段晓勇, 杜晓敏, 张涛. 美国海岸带自然资源与生态损害评估及修复工作对中国的启示[J]. 地质通报, 2019, 38(11): 1912-1919.
引用本文: 蒋成竹, 吴林强, 徐晶晶, 段晓勇, 杜晓敏, 张涛. 美国海岸带自然资源与生态损害评估及修复工作对中国的启示[J]. 地质通报, 2019, 38(11): 1912-1919.
JIANG Chengzhu, WU Linqiang, XU Jingjing, DUAN Xiaoyong, DU Xiaomin, ZHANG Tao. The damage assessment, remediation, and restoration program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ecological damage in coastal zones of the USA: The revelation to China[J]. 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2019, 38(11): 1912-1919.
Citation: JIANG Chengzhu, WU Linqiang, XU Jingjing, DUAN Xiaoyong, DU Xiaomin, ZHANG Tao. The damage assessment, remediation, and restoration program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ecological damage in coastal zones of the USA: The revelation to China[J]. 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2019, 38(11): 1912-1919.

美国海岸带自然资源与生态损害评估及修复工作对中国的启示

  • 基金项目: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海洋地质与能源矿产资源战略研究》(编号:DD20190465)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蒋成竹(1986-), 女, 博士, 工程师, 从事海岸带地质调查战略研究工作。E-mail:jchengzhu86@qq.com
    通讯作者: 吴林强(1988-), 男, 博士, 工程师, 从事海洋地质和能源矿产资源战略研究工作。E-mail:qiuque1988@163.com
  • 中图分类号: P64;P66;P694

The damage assessment, remediation, and restoration program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ecological damage in coastal zones of the USA: The revelation to China

More Information
  • 海岸带是位于海陆结合部的复杂环境系统,是人类活动最集中的地区。中国大陆海岸线约18000km,涉及沿海11个省,由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海岸带地区的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面临海岸带资源无序开发、水土污染、滨海湿地退化、海岸侵蚀、地面沉降等一系列生态环境与灾害地质问题,已成为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中国持续加大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并提出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强化湿地保护和修复等政策措施。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主导的海岸带损害评估及修复计划已实施了近30年,并取得了显著效果,其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规范的损害评估和修复程序、数据集成管理和共享应用等成功经验值得学习借鉴。建议加快完善中国海岸带生态环境损害评估与修复的技术方法体系和制度体系、有序开展海岸带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调查、加强海岸带及滨海湿地等重要生态系统的演化和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并构建统一的海岸带基础调查数据库、建立海岸带监测预警体系。

  • 加载中
  • 图 1  NOAA已完成的海岸带自然资源损害评估项目分布情况

    Figure 1. 

    图 2  通过NOAA实施的DARRP计划累计投入自然资源损害评估修复资金(1988—2018年)

    Figure 2. 

    图 3  自然资源损害评估及修复主要流程

    Figure 3. 

  • [1]

    张训华, 孙晓明, 印萍, 等.推进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 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支撑[J].海洋地质前沿, 2015, 31(1):1-8.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hydzdt201501001

    [2]

    夏真, 林进清, 郑志昌.海岸带海洋地质环境综合调查方法[J].地质通报, 2005, 24(6):570-575. http://dzhtb.cgs.cn/gbc/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0506112&flag=1

    [3]

    莫杰, 王文海, 彭娜娜, 等.我国海洋地质调查研究新进展[J].中国地质调查, 2017, 4(4):1-8.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zgdzdc201704001

    [4]

    叶思源, 丁喜桂, 袁红明, 等.我国滨海湿地保护的地学问题与研究任务[J].海洋地质前沿, 2011, 27(2):1-7.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hydzdt201102001

    [5]

    吕剑, 骆永明, 章海波.中国海岸带污染问题与防治措施[J].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6, 31(10):1175-1181.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zgkxyyk201610006

    [6]

    印萍, 林良俊, 陈斌, 等.中国海岸带地质资源与环境评价研究[J].中国地质, 2017, 44(5):842-856.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zgdizhi201705003

    [7]

    Duan X Y, Li Y X. Distributions and sources of heavy metals in sediments of the Bohai Sea, China:A review[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17, 24:753-764. http://cn.bing.com/academic/profile?id=b4aa8c15555d0fb734f5c2a4ac3a1455&encoded=0&v=paper_preview&mkt=zh-cn

    [8]

    赵章元, 孔令辉.渤海海域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J].环境科学研究, 2000, 13(2):23-27.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hjkxyj200002008

    [9]

    段晓峰, 许学工, 王若柏.天津沿海地区地面沉降及其影响因素[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50(6):1071-1076.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bjdxxb201406011

    2017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北京: 国家海洋局, 2017.

  • 加载中

(3)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779
  • PDF下载数:  6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收稿日期:  2019-05-12
修回日期:  2019-08-20
刊出日期:  2019-11-15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