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西部古近系石膏及其硫同位素分布特征

郑希民, 杨柳, 易定红, 王朴. 2019. 柴达木盆地西部古近系石膏及其硫同位素分布特征.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39(4): 65-70.
引用本文: 郑希民, 杨柳, 易定红, 王朴. 2019. 柴达木盆地西部古近系石膏及其硫同位素分布特征.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39(4): 65-70.
ZHENG Ximin, YANG Liu, YI Dinghong, WANG Pu. 2019. Distrbution of gypsum and sulfur isotopes in the Palaeogene strata, western Qaidam Basin, Qinghai. Sedimentary Geology and Tethyan Geology, 39(4): 65-70.
Citation: ZHENG Ximin, YANG Liu, YI Dinghong, WANG Pu. 2019. Distrbution of gypsum and sulfur isotopes in the Palaeogene strata, western Qaidam Basin, Qinghai. Sedimentary Geology and Tethyan Geology, 39(4): 65-70.

柴达木盆地西部古近系石膏及其硫同位素分布特征

  • 基金项目: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柴达木盆地建设高原大油气田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冶(编号:2016E-01)和国家科技专项"柴达木复杂构造区油气成藏、关键勘探技术与新领域目标优选冶(编号:2016ZX05003-006)联合资助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郑希民(1962-),高级工程师,从事层序地质学、沉积学研究。
  • 中图分类号: P597+.2

Distrbution of gypsum and sulfur isotopes in the Palaeogene strata, western Qaidam Basin, Qinghai

  • 石膏是柴达木盆地油气圈闭的盖层之一。根据石膏层含量统计和石膏34SV-CDT分析,发现柴达木盆地古近系石膏主要分布于靠近阿尔金山的狮子沟凹陷和小梁山凹陷,石膏含量在垂向上具有旋回性。石膏的34SV-CDT值分布范围很大,为-23.3~71.4%,属国内外罕见。其原因是来自阿尔金山的硫酸盐34S值很低,而由盆缘向盆内随着还原环境的强化,细菌的分馏作用逐渐强烈,导致34SV-CDT值的巨大差异。石膏34SV-CDT值的主控因素为硫酸盐34SV-CDT初始值、硫酸盐补给速率和还原菌分馏作用的强度。形成石膏的硫酸盐来自阿尔金山,经由狮子沟凹陷进入盆地,然后向盆地其它方向扩散。
  • 加载中
  • [1]

    魏菊英. 同位素地球化学[M]. 北京:地质出版社,1988.23-80.

    [2]

    李任伟,辛茂安. 东濮盆地蒸发岩的成因[J]. 沉积学报,1989, 7(4):141-147.

    [3]

    王国栋,程日辉,于民凤,等. 沉积物的矿物和地球化学特征与盆地构造、古气候背景[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 36(2):202-206.

    [4]

    Faure G. Principle of Isotope Geology[M].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1986.117-199.

    [5]

    郑永飞,陈江峰.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278.

    [6]

    陈道公,支霞臣,杨海涛. 地球化学[M].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4.98-111.

    [7]

    王春连,刘成林,徐海明,等. 湖北江陵凹陷古新统沙市组四段硫酸盐硫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3,43(3):691-703.

    [8]

    谭红兵,于升松. 我国湖泊沉积环境演变研究中元素地球化学的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J]. 盐湖研究,1999,7(3):58-65.

    [9]

    彭立才,杨平,濮人龙. 陆相咸化湖泊沉积硫酸盐岩硫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99,7(2):99-102.

    [10]

    赵加凡,陈小宏,金龙. 柴达木盆地第三纪盐湖沉积环境分析[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5(3):342-346.

    [11]

    史忠生,陈开远,石万忠. 东濮盐湖下第三系硫酸盐硫同位素组成分析[A]. 在汉部委属高校首届博士研究生联合论坛优秀论文集:资源、能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类[C].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9.51-57.

    [12]

    史忠生,陈开远,史军,等. 东濮盐湖古近系硫酸盐硫同位素组成及地质意义[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4,31(6):44-46.

    [13]

    洪业汤,张鸿斌,朱詠煊,等. 中国煤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及燃煤过程硫同位素分馏[J]. 中国科学(B辑),1992,(8):868-873.

    [14]

    蔡春芳, 李开开,邬光辉,等. 硫同位素作为塔里木盆地油源对比和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的标志[A]. 第十一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 昆明:第十一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2007.127-128.

    [15]

    Uyama F, Chiba H, Kusakabe M, Sakai H. Experimental details of sulfur isotope exchange reactions in the S2O32--H2S-SO42- system at hydrothermal temperatures[M]. Misosa, Tottoriken:Okayama Univ.,1985.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04
  • PDF下载数:  67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收稿日期:  2019-05-05
修回日期:  2019-05-27
刊出日期:  2019-12-30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