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足洞和关西花岗岩的岩石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成岩机制

黄典豪, 吴澄宇, 韩久竹. 江西足洞和关西花岗岩的岩石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成岩机制[J]. 地球学报, 1993, (Z1): 0-0.
引用本文: 黄典豪, 吴澄宇, 韩久竹. 江西足洞和关西花岗岩的岩石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成岩机制[J]. 地球学报, 1993, (Z1): 0-0.

江西足洞和关西花岗岩的岩石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成岩机制

  • 通过对足洞和关西两个岩体形成地质背景、岩石学、岩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成岩时代、铅和氧同位素组成以及初始锶比值的研究,充分表明,足洞岩体由黑云母钾长花岗岩和白云母钾长-碱长花岗岩组成,是燕山中晚期(124Ma)形成的富HREE花岗岩体;关西黑云母碱长花岗岩则是燕山早期(170Ma)的富LREE花岗岩体。前者的特征相当于S型花岗岩,后者相当于兼有S型特征的Ⅰ型花岗岩。由于成岩的源岩性质、再生岩浆REE含量和配分以及自交代程度的不同,是造成这两个岩体所含重、轻稀土差别的根本原因,同时这种稀土内生地球化学的差异,也决定了这两个岩体风化壳内重、轻稀土次生富集成矿的继承性特征。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68
  • PDF下载数:  24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刊出日期:  1993-12-01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