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陆盆地层序地层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刘贻军. 前陆盆地层序地层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 地球学报, 1998, (01): 0-0.
引用本文: 刘贻军. 前陆盆地层序地层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 地球学报, 1998, (01): 0-0.

前陆盆地层序地层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P53

  • 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和工作方法来研究聚敛型活动大陆边缘的前陆盆地沉积地层时应力求使用术语上的统一,使用一级(旋回)层序、二级(旋回)层序、三级(旋回)层序等,每一级别的(旋回)层序可以划分低水位体系域、海(水)进体系域及高水位体系域、海(洪)泛面等。层序级别的划分以持续的时限为标准。各级别的层序界面以不整合面或沉积间断面或与之相应的整合面为标志。前陆盆地可容空间的变化主要受控于构造作用和全球海平面变化(假定物源供给稳定)。在造山构造活跃期,前陆挠曲作用占主导地位;在构造期后(构造宁静期),全球海平面变化主要控制可容空间。这两种因素都以不同内容和形式在沉积层序中得到响应。通过详细的岩石学、沉积学、地层学以及各沉积区(前陆盆地即前渊、前隆和隆后盆地)剖面的区域对比研究,并与“标准”的全球海平面变化曲线图进行对比,可以区分出二者对前陆盆地形成、发育、演化的不同影响。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97
  • PDF下载数:  353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刊出日期:  1998-02-01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