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学会
主办

准噶尔盆地南缘断裂带显微构造特征与活动时代

韩淑琴, 邴颖, 胡玲. 2006. 准噶尔盆地南缘断裂带显微构造特征与活动时代. 地质力学学报, 12(4): 423-428.
引用本文: 韩淑琴, 邴颖, 胡玲. 2006. 准噶尔盆地南缘断裂带显微构造特征与活动时代. 地质力学学报, 12(4): 423-428.
HAN Shu-qin, BING Ying, HU Ling. 2006. MICROSTRUCTURES AND AGES OF ACTIVITY OF THE REVERSE FAULTS ALONG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JUNGGAR BASIN.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12(4): 423-428.
Citation: HAN Shu-qin, BING Ying, HU Ling. 2006. MICROSTRUCTURES AND AGES OF ACTIVITY OF THE REVERSE FAULTS ALONG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JUNGGAR BASIN.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12(4): 423-428.

准噶尔盆地南缘断裂带显微构造特征与活动时代

  • 基金项目: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准噶尔盆地南缘断裂构造特征与演化研究》项目资助.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韩淑琴(1964-),女,副研究员。从事矿床地质和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
  • 中图分类号: P546

MICROSTRUCTURES AND AGES OF ACTIVITY OF THE REVERSE FAULTS ALONG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JUNGGAR BASIN

  • 对准噶尔盆地南缘霍尔果斯-玛纳斯-吐谷鲁逆断裂带中的断层泥和构造岩显微构造进行了研究,并对断裂带中的石膏、石英脉和断层泥进行了ESR测年。显微构造研究表明,断裂带至少经历了3期构造变形,断层泥和石英碎粒中既发育有线状擦痕、阶步等粘滑活动显微构造,也发育有剪切滑动、定向排列等蠕滑活动变形现象。ESR测年结果显示,霍尔果斯-玛纳斯-吐谷鲁逆断裂带形成于1.5Ma前,在0.4~1.0 Ma和0.08~0.12 Ma期间进行了二次再调整。断裂活动时间与青藏高原阶段性隆升的时间一致,说明准噶尔盆地南缘霍尔果斯-玛纳斯-吐谷鲁逆断裂带的形成与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密切相关。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670
  • PDF下载数:  2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收稿日期:  2006-08-18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