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华蓥市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刘任鸿, 李明辉, 邓英尔, 朱华平, 黄勇, 胡淑杰. 2021. 基于GIS的华蓥市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41(1): 129-136. doi: 10.19826/j.cnki.1009-3850.2020.08001
引用本文: 刘任鸿, 李明辉, 邓英尔, 朱华平, 黄勇, 胡淑杰. 2021. 基于GIS的华蓥市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41(1): 129-136. doi: 10.19826/j.cnki.1009-3850.2020.08001
Liu Renhong, Li Minghui, Deng Ying'er, Zhu Huaping, Huang Yong, Hu Shujie. 2021. GIS assessments of geologic hazards in Huaying City, Sichuan. Sedimentary Geology and Tethyan Geology, 41(1): 129-136. doi: 10.19826/j.cnki.1009-3850.2020.08001
Citation: Liu Renhong, Li Minghui, Deng Ying'er, Zhu Huaping, Huang Yong, Hu Shujie. 2021. GIS assessments of geologic hazards in Huaying City, Sichuan. Sedimentary Geology and Tethyan Geology, 41(1): 129-136. doi: 10.19826/j.cnki.1009-3850.2020.08001

基于GIS的华蓥市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 基金项目: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90524,DD20160249)资助;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505406)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刘任鸿(1994—),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地质工程专业研究。E-mail:1554233302@qq.com
    通讯作者: 邓英尔(1967—),男,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地质工程、地下水、岩土力学与渗流等教学。E-mail:dengye6789@sina.com
  • 中图分类号: P694

GIS assessments of geologic hazards in Huaying City, Sichuan

More Information
  • 本文基于四川华蓥市最新的地质灾害数据和野外地质数据,选取坡度、坡向、坡高、工程地质岩组、断层、河流影响距离、道路和采矿活动等8个影响因素,采用信息量模型,在进行评价因子分析的基础上,通过GIS空间分析平台,对华蓥市开展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可划分为高易发、中易发、低易发和极低易发四个区,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17.31%、27.63%、32.66%和22.40%。通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线下面积(AUC)进行检验,其值为72.50%,评价结果良好,能够为华蓥市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参考。
  • 加载中
  • [1] 李远远,梅红波,任晓杰,等.基于确定性系数和支持向量机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J].地球信息科学,2018,20(2):1699-1709.

    [2] 房浩,李缓,杨东旭,等.2010-2015年全国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8,29(5):1-6.

    [3] 钟荫乾.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J].湖北地矿,2020,16(4):81-86.

    [4] 陈朝亮,张文君,钱静,等.基于改进Logistic回归模型在地质灾害评价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9,42(4):188-193.

    [5] 张艳玲,南征兵,周平根.利用证据权法实现滑坡易发性区划[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2,39(2):121-125.

    [6] 陈绪钰,李明辉,王德伟,等.基于GIS和信息量法的四川峨眉山市地质灾害易发性定量评价[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9,39(4):100-112.

    [7] 栗泽桐,王涛,周杨,等.基于信息量、逻辑回归及其耦合模型的滑坡易发性评估研究:以青海沙塘川流域为例[J].现代地质,2019,33(1):235-245.

    [8] 刘艳辉,刘传正,唐灿,等. 基于确定性系数模型的地质灾害多因子权重计算方法[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5,26(1):92-97.

    [9] 任敬,范宣梅,赵程,等.贵州省都匀市滑坡易发性评价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8,45(5):165-172.

    [10] 张向营,张春山,孟华君,等.基于GIS和信息量模型的京张高铁滑坡易发性评价[J].地质力学学报,2018,24(1):96-104.

    [11] 谈树成,赵晓燕,李永平,等.基于GIS与信息量模型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以云南省丘北县为例[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54(1):67-76.

    [12] 邓辉,何政伟,陈晔,等. 信息量模型在山地环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以四川泸定县为例[J].自然灾害学报,2014,23(2):67-76.

    [13] 朱良峰,吴信才,殷坤龙,等.基于信息量模型的中国滑坡灾害风险区划研究[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4,26(3):52-56.

    [14] 吴树仁,王涛,石菊松,等.陕西省宝鸡地区地质灾害综合研究[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6:8.

    [15] 陈明.四川省华蓥市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易发性分析[J].东北水利水电,2019,37(1):61-64.

    [16] 李文田,周申立,任强.华蓥市山地灾害现状及治理对策分析[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7,18(2):33-36.

    [17] 邱海军.区域滑坡崩塌地质灾害特征分析及其易发性和危险性评价研究以宁强县为例[D].西北大学,2012.

    [18] 李军,周成虎.基于栅格G I S滑坡风险评价方法中格网大小选取分析[J].遥感学报,2003,7(2):86-92.

    [19] 陈绪钰,李明辉,朱华平,等.华蓥山中段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与孕灾因子敏感性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9,27(S1):276-288.

    [20] 陈晓利,冉洪流,祁生文.1976年龙陵地震诱发滑坡的影响因子敏感性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5(1):104-110.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052
  • PDF下载数:  12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收稿日期:  2020-07-19
修回日期:  2020-08-31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