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第斯中生代构造演化

任爱军, 金庆民, 荆福建, 梁勇. 南安第斯中生代构造演化[J]. 华东地质, 1993, (04): 0-0.
引用本文: 任爱军, 金庆民, 荆福建, 梁勇. 南安第斯中生代构造演化[J]. 华东地质, 1993, (04): 0-0.

南安第斯中生代构造演化

  • 南安第斯中生代构造演化化以形成哈迪(Hardy}弧—洛卡斯维尔德斯(Rocas Verdes)盆体系为主要特征。当地出露的陶比发拉(Tobifera)组、陶凸哈(Tortuga)蛇绿杂岩、亚汗(Yahgan)组和哈迪组分别代表了残余陆缘弧、T型大洋中脊、弧后盆地和岛弧上发育的岩石组合。弧—盆演化过程中,地幔物质底辟上隆造成早期陆缘弧一分为二,其一西移,形成以之为根的新生火山岛弧;另一部分保存于大陆内部,成为形成于分裂陆缘弧内部的弧后盆地火成碎屑的主要源区。盆地形成中期,裂陷深度大,内部出现洋中脊,基性火成岩沿该洋中脊侵位喷发。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92
  • PDF下载数:  48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刊出日期:  1994-04-28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