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第斯—南极半岛对比研究的现状、回顾和展望

任爱军. 南安第斯—南极半岛对比研究的现状、回顾和展望[J]. 华东地质, 1993, (04): 0-0.
引用本文: 任爱军. 南安第斯—南极半岛对比研究的现状、回顾和展望[J]. 华东地质, 1993, (04): 0-0.

南安第斯—南极半岛对比研究的现状、回顾和展望

  • 南安第斯—南极半岛对比研究是探讨冈瓦纳古陆最终解体的关键环节。“锐角”、“钝角”、“连接”、“叠和’和“校正加利福尼亚湾”模式从不同侧面阐述了南安第斯、南极半岛的古地理关系,然而,上述模式未对两者分离的动力学机制、分离过程作定性描述,而“楔子”模式从构造—地层单位、走滑断裂系、地震、火成活动等八个方面探讨了南安第斯—南极半岛古地理格局和分离过程,提出两者分离,即冈瓦纳古陆最终裂解是太平洋板块的一小部分—斯科舍微板块楔入两者之间所致的论点,代表了本地区地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总而视之,包括“楔子”模式在内的上述6个模式都有不足之处,可视为今后在该地区从事南安第斯—南极半岛对比研究的重点。其中不可避免而又最明显的问题是:冈瓦纳古陆最终解体的动力来源,斯科舍微板块的归属,南安第斯南部、南极半岛北部走滑断裂系的运动方向,岩性建造的详细对比以及南设得兰群岛问题等。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49
  • PDF下载数:  55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刊出日期:  1994-04-28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