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系统CO2释放机制

余雪洋, 叶思源, Anders H Nielsen, 赵广明, 袁红明, 丁喜桂, 王锦, Hans Brix. 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系统CO2释放机制[J]. 海洋地质前沿, 2014, 30(11): 44-51.
引用本文: 余雪洋, 叶思源, Anders H Nielsen, 赵广明, 袁红明, 丁喜桂, 王锦, Hans Brix. 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系统CO2释放机制[J]. 海洋地质前沿, 2014, 30(11): 44-51.
YU Xueyang, YE Siyuan, H Nielsen, ZHAO Guangming, YUAN Hongming, DING Xigui, WANG Jin, HANS Brix. EMISSION OF CARBON DIOXIDE IN THE COASTAL WETLANDS OF THE LIAOHE DELTA, CHINA[J]. Marine Geology Frontiers, 2014, 30(11): 44-51.
Citation: YU Xueyang, YE Siyuan, H Nielsen, ZHAO Guangming, YUAN Hongming, DING Xigui, WANG Jin, HANS Brix. EMISSION OF CARBON DIOXIDE IN THE COASTAL WETLANDS OF THE LIAOHE DELTA, CHINA[J]. Marine Geology Frontiers, 2014, 30(11): 44-51.

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系统CO2释放机制

  • 基金项目:

    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基金(201111023)

    中国地质调查项目(GZH201200503)

    大地调项目(12120106114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40022)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余雪洋(1989-),男,在读硕士,主要从事环境地球化学研究工作.E-mail:yuxueyang89@hotmail.com
    通讯作者: 叶思源(1963-),女,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水文地质与海岸带、湿地环境地质调查研究工作.E-mail:siyuanye@hotmail.com
  • 中图分类号: X144

EMISSION OF CARBON DIOXIDE IN THE COASTAL WETLANDS OF THE LIAOHE DELTA, CHINA

More Information
  • 二氧化碳(CO2)是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主要释放的温室气体,对其释放机制的研究是碳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利用LI-8100A土壤呼吸速率检测系统,应用封闭系统的动态气室法,通过2012年5月对辽河三角洲光滩、翅碱蓬(Suaeda salsa)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2种典型植被湿地类型的系统呼吸通量及其不同实验处理后的呼吸通量研究,探讨在这一季节条件下湿地生态系统的CO2释放途径与机制。研究表明,芦苇湿地呼吸通量高于翅碱蓬湿地,且站立植物的呼吸量的贡献在翅碱蓬湿地仅占24%,在芦苇湿地占40%。特别地,当湿地植物被移除后,湿地系统所产生的CO2通量会显著增高,由此揭示了滨海湿地植物一旦被破坏,其生态系统在短时间内会向大气释放大量的CO2。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79
  • PDF下载数:  8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收稿日期:  2014-07-10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