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泾河流域洪涝灾害研究

赵景波, 王娜, 龙腾文. 唐代泾河流域洪涝灾害研究[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8, 28(3): 109-113.
引用本文: 赵景波, 王娜, 龙腾文. 唐代泾河流域洪涝灾害研究[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8, 28(3): 109-113.
ZHAO Jing-bo, WANG Na, LONG Teng-wen. RESEARCH ON FLOOD DISASTERS OF JINGHE RIVER VALLEY IN TANG DYNASTY[J]. Marine Geology & Quaternary Geology, 2008, 28(3): 109-113.
Citation: ZHAO Jing-bo, WANG Na, LONG Teng-wen. RESEARCH ON FLOOD DISASTERS OF JINGHE RIVER VALLEY IN TANG DYNASTY[J]. Marine Geology & Quaternary Geology, 2008, 28(3): 109-113.

唐代泾河流域洪涝灾害研究

  •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05JJD7700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1004)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赵景波(1953-),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第四纪地质与环境变迁研究
  • 中图分类号: P331.1

RESEARCH ON FLOOD DISASTERS OF JINGHE RIVER VALLEY IN TANG DYNASTY

  • 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对唐代泾河流域洪涝灾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唐代泾河流域洪涝灾害共发生82次,平均每3.52年发生一次;在唐中期的703840年间,共有洪涝灾害51次,平均2.69年发生一次,占洪涝灾害次数的62.2%;在唐代早期的618702年间和唐代晚期的841-907年间洪涝灾害平均分别为每5.60年和4.13年发生一次,分别占18.3%和19.5%。唐代泾河流域洪涝灾害可分为3个时期,中期为洪涝灾害多发期,早期和晚期为洪涝灾害较少发生期。唐代泾河流域一级轻度涝灾共发生37次,占洪涝灾害发生次数的45.1%;发生二级洪涝灾害34次,占41.5%;发生三级大洪涝灾害8次,占9.6%;发生四级特大洪涝灾害5次,占6.1%。唐代泾河流域持续时间长的大涝灾和特大涝灾的发生主要是当年降水量的明显增加造成的,是当年降水量增加或气候短暂变湿润的结果;持续时间短的轻度和中度涝灾的发生主要是降水量的集中和暴雨引起的,一般不代表年降水量的增加。初步认为,唐代中期降水量较多,气候较早期和晚期湿润。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812
  • PDF下载数:  3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收稿日期:  2007-12-11
修回日期:  2008-04-20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