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河套平原典型高砷区地下水中砷的演化规律

张扬, 郭华明, 贾永峰, 张卓. 内蒙古河套平原典型高砷区地下水中砷的演化规律[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7, 44(2): 15-22.
引用本文: 张扬, 郭华明, 贾永峰, 张卓. 内蒙古河套平原典型高砷区地下水中砷的演化规律[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7, 44(2): 15-22.
ZHANGYang, . Geochemical evolution of high arsenic groundwater in a typical area of the Hetao Basin, Inner Mongolia[J]. Hydrogeology & Engineering Geology, 2017, 44(2): 15-22.
Citation: ZHANGYang, . Geochemical evolution of high arsenic groundwater in a typical area of the Hetao Basin, Inner Mongolia[J]. Hydrogeology & Engineering Geology, 2017, 44(2): 15-22.

内蒙古河套平原典型高砷区地下水中砷的演化规律

  •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22020,41672225)

详细信息

Geochemical evolution of high arsenic groundwater in a typical area of the Hetao Basin, Inner Mongolia

More Information
  • 通过对高砷地下水典型区完整地质单元不同深度含水层地下水进行监测,分析了与砷释放、迁移和富集有关的敏感因素(水位、Eh、总铁、亚铁等)的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探讨了高砷地下水的形成机理。结果发现,地下水灌溉区和黄河水灌溉区,地下水水位均受人为灌溉活动的影响。地下水砷含量在空间和时间尺度上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在空间尺度上,地下水中砷含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升高,井深小于10 m的地下水砷含量在1.88~2.58 μg/L;井深在10~15 m之间的地下水中砷含量在18.2~217 μg/L;井深在15~25 m之间的地下水中砷含量在38.3~226 μg/L。受人为灌溉影响,地下水中砷的含量会随着地下水位的抬升而升高。地下水砷含量随时间变化的原因是水位抬升使水位变化造成氧化还原环境改变。地下水系统中含砷铁氧化物矿物的还原性溶解、脱硫酸作用等是控制地下水砷含量的主要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452
  • PDF下载数:  4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收稿日期:  2016-10-08
修回日期:  2017-01-08
刊出日期:  2017-04-15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