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东部废弃矿井地下水流场演化模拟初探

潘玥, 刘勇, 曾献奎, 吴吉春. 徐州东部废弃矿井地下水流场演化模拟初探[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7, 44(2): 52-56.
引用本文: 潘玥, 刘勇, 曾献奎, 吴吉春. 徐州东部废弃矿井地下水流场演化模拟初探[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7, 44(2): 52-56.
PANYue, .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groundwater flow field evolution in abandoned mine in the east Xuzhou[J]. Hydrogeology & Engineering Geology, 2017, 44(2): 52-56.
Citation: PANYue, .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groundwater flow field evolution in abandoned mine in the east Xuzhou[J]. Hydrogeology & Engineering Geology, 2017, 44(2): 52-56.

徐州东部废弃矿井地下水流场演化模拟初探

  • 基金项目:

    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概念模型的不确定性分析(41302181);水利部科技推广计划项目“徐州矿井废水综合生态治理示范技术”(TG1517);江苏省水利科技项目“徐州矿井水综合生态治理技术及开发利用模式研究与应用”(2014052)

详细信息
    通讯作者: 潘玥 ;  刘勇 ;  曾献奎 ;  吴吉春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groundwater flow field evolution in abandoned mine in the east Xuzhou

More Information
    Corresponding authors: PANYue ; 
  • 以徐州东部废弃矿井为例,太原组灰岩含水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废弃矿井地区地下水流系统模型,运用数值模拟技术对区域地下水流场演变过程进行研究,揭示矿井废弃地区地下水流场演化的一般规律为:煤矿关闭前,为满足生产生活需要,矿井进行大量排水、抽水工作,矿区形成若干降落漏斗,如位于矿区西部的青山泉煤矿和北部的韩桥煤矿内均存在大面积降落漏斗,中心水位低于-25 m。受水力梯度影响,地下水向低洼的矿坑处汇集,原生地下水流系统遭到破坏。矿井闭坑后,原有排水系统全部停止工作,地下水位缓慢回升,降落漏斗逐渐减小,根据模型模拟结果,发现水位回升速度随矿井关闭时间的增加而减慢:在矿井关闭第1年内,水位回升速度较大,为1.14 m/a;关闭第3年时,水位回升速度减少至0.165 m/a;矿井关闭10年时,地下水最高水位为-16.55 m,从关闭第3年至第10年的7年时间内,水位回升速度仅0.039 m/a,矿区地下水流系统得到恢复,模拟区最终形成自北向南的近似稳定的地下水径流场。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233
  • PDF下载数:  4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收稿日期:  2016-10-08
修回日期:  2017-01-08
刊出日期:  2017-04-15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