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四大泉群补给来源差异性研究

孟庆晗, 王鑫, 邢立亭, 董亚楠, 朱恒华, 武朝军, 李传磊, 于苗, 侯玉松. 济南四大泉群补给来源差异性研究[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20, 47(1): 37-45. doi: 10.16030/j.cnki.issn.1000-3665.201906014
引用本文: 孟庆晗, 王鑫, 邢立亭, 董亚楠, 朱恒华, 武朝军, 李传磊, 于苗, 侯玉松. 济南四大泉群补给来源差异性研究[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20, 47(1): 37-45. doi: 10.16030/j.cnki.issn.1000-3665.201906014

济南四大泉群补给来源差异性研究

详细信息
    通讯作者: 孟庆晗 ;  王鑫 ;  邢立亭 ;  董亚楠 ;  朱恒华 ;  武朝军 ;  李传磊 ;  于苗 ;  侯玉松
    Corresponding authors:
  • 济南泉水是中国北方岩溶泉水的典型代表。20世纪70年代以来,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及过量开采造成济南泉水断流,尽管近几年采取补源措施,但效果并不理想,其根本原因是人工补源地点的选择缺乏科学依据。为确定济南泉域不同含水层对泉水的补给比例,根据泉水水位与水温监测、水化学指标测试、泉水电导率频率分析等方法,结合泉群出露区地质结构条件,研究泉水补给来源的差异性,确定济南泉域不同含水层对泉水的补给比例,为高效、精准补源及阐明泉水水化学成分形成与演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1)岩溶含水层对趵突泉和黑虎泉的补给比例存在差异,其中张夏组含水层对趵突泉和黑虎泉的补给比例分别为31%~54%、24%~31%,奥陶系灰岩—寒武系凤山组灰岩含水层对趵突泉和黑虎泉的补给比例分别为45%~68%、68%~75%;(2)珍珠泉和潭西泉补给来源类同,潭西泉、珍珠泉张夏组含水层补给比例分别为60%~70%、60%,奥陶系灰岩—寒武系凤山组灰岩含水层补给比例分别为15%~17%、22%~25%,人工补源水补给比例分别为8%~21%、13%,孔隙水、裂隙水补给比例分别为6%、5%~6%;(3)泉水水温特征表明补给珍珠泉、潭西泉的地下水以深循环为主,并且受孔隙水、裂隙水补给,补源水对珍珠泉、潭西泉影响明显;(4)泉水位动态表明枯、丰水期黑虎泉与趵突泉的补给来源与方向存在一定差异,且黑虎泉地区奥陶系—寒武系凤山组灰岩岩溶发育更强烈。从宏观上,泉水补给来源于广泛分布的寒武—奥陶系灰岩区。微观上,不同岩溶含水层对四大泉群的补给强度存在明显差异,奥陶系含水层是泉水重要的补给来源,济南保泉人工回灌补源地点应选在奥陶系灰岩地区。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370
  • PDF下载数:  34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刊出日期:  2020-02-15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