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周边地区饮用水砷含量及来源初探

牛彩香, 雒昆利, 李会杰, 王兴, 马振英. 西安周边地区饮用水砷含量及来源初探[J]. 西北地质, 2008, 41(3): 124-129.
引用本文: 牛彩香, 雒昆利, 李会杰, 王兴, 马振英. 西安周边地区饮用水砷含量及来源初探[J]. 西北地质, 2008, 41(3): 124-129.
NIU Cai-xiang, LUO Kun-li, LI Hui-jie, WANG Xing, MA Zhen-ying. The Arsenic Content and Source of the Drinking Water around of Xi’an[J]. Northwestern Geology, 2008, 41(3): 124-129.
Citation: NIU Cai-xiang, LUO Kun-li, LI Hui-jie, WANG Xing, MA Zhen-ying. The Arsenic Content and Source of the Drinking Water around of Xi’an[J]. Northwestern Geology, 2008, 41(3): 124-129.

西安周边地区饮用水砷含量及来源初探

  • 基金项目: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大支撑课题“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城市水质安全保障技术研究与示范”(2004AA601080、2006AA062380);西部重点基金(90202017)

The Arsenic Content and Source of the Drinking Water around of Xi’an

  • 通过对西安周边地区11个采样点饮用水中砷含量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西安南部秦岭地区和西安东部的饮用水中砷含量较低,西安西部户县地区砷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达到了0.047mg/L,已基本上接近了轻度污染的标准。综合分析认为,造成这一地区砷相对富集的原因并非单一因素,而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户县地区地处秦岭造山带,位于商丹断裂带以北,岩浆侵入体和金矿床的存在可能是高砷环境的主要原生物源。位于商丹断裂带以南的镇安地区同样岩浆侵入体普遍存在,岩石地层中砷含量相对较高,但秦岭地区饮用水中砷含量并没有表现出异常现象,进而说明含金矿床带的存在可能是影响户县地区饮用水含砷量异常的原因之一。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271
  • PDF下载数:  3358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收稿日期:  2008-02-26
修回日期:  2008-06-12
刊出日期:  2008-09-15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