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
主办

湖北武汉典型地区岩溶发育特征分析

李慧娟, 金小刚, 涂婧, 魏瑞均, 李海涛, 杨涛. 湖北武汉典型地区岩溶发育特征分析[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9, 30(4): 40-47.
引用本文: 李慧娟, 金小刚, 涂婧, 魏瑞均, 李海涛, 杨涛. 湖北武汉典型地区岩溶发育特征分析[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9, 30(4): 40-47.

湖北武汉典型地区岩溶发育特征分析

详细信息
    通讯作者: 李慧娟 ;  金小刚 ;  涂婧 ;  魏瑞均 ;  李海涛 ;  杨涛
    Corresponding authors:
  • 本文在分析以往地质资料和完成的武汉市1∶5万岩溶塌陷调查成果的基础上,从武汉市岩溶发育的形态及规模、不同岩溶条带、不同构造条件、不同地层、不同埋深和不同地貌七个方面,分别系统总结了武汉市典型地区岩溶发育的特征。区内岩溶总体中等发育,岩溶形态主要为溶隙、溶孔以及小规模溶洞;在水平方向上存在5个走向NWW—SEE、各自相对独立的碳酸盐岩条带,其中白沙洲条带岩溶最为发育,在垂直方向上浅层溶蚀发育;各地层的岩溶发育强度依次为P2q> T1d> C2h+d> T1-2j;在褶皱核部或转折端、断层带附近、长江一级阶地、山前补给局部地区等地下水交替循环强烈地带和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岩溶发育相对强烈。结论可为武汉市岩溶塌陷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地质基础支撑。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174
  • PDF下载数:  17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刊出日期:  2019-08-25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