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
主办

大同市地面沉降特征及地下水开采的环境地质效应

刘玉海, 陈志新, 牛富俊. 大同市地面沉降特征及地下水开采的环境地质效应[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1998, (02): 0-0.
引用本文: 刘玉海, 陈志新, 牛富俊. 大同市地面沉降特征及地下水开采的环境地质效应[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1998, (02): 0-0.

大同市地面沉降特征及地下水开采的环境地质效应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X141,P642-26

  • 大同市是一个以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水源的城市。地面沉降始于80年代初,大约在此后的10年中,随着地下水采量逐年增加,地面沉降不断加剧。1988~1993年通过建立控制面积400km2、网点80个的I等形变水准网,监测到平均沉降速率为17~23mm/a,5年累计最大沉降量达124mm,地面沉降面积达160km2。从其成因看,它包括了人工抽水土层压密、区域地壳构造下降和相邻区断层活动的牵引作用三者叠加的结果,其中抽水占主导地位。在地下水开采过程中,强烈地加剧了地裂缝活动,形成了与地面沉降相伴生的灾害性环境地质效应。自1983年以来全大同市产生了8条地裂缝,总长达24余km,并且较集中地分布在地面沉降中心区或边缘带以内,给城市建设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80
  • PDF下载数:  136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刊出日期:  1998-04-25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