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穴沉积物氧同位素计温及古气候记录研究(英文)

覃嘉铭. 洞穴沉积物氧同位素计温及古气候记录研究(英文)[J]. 中国岩溶, 1996, (Z1): 0-0.
引用本文: 覃嘉铭. 洞穴沉积物氧同位素计温及古气候记录研究(英文)[J]. 中国岩溶, 1996, (Z1): 0-0.

洞穴沉积物氧同位素计温及古气候记录研究(英文)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P597

  • 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中,气候变化因素的影响尤其重要。为了预测未来气候状况,就必须了解过去气候的变化历史,研究各种尺度的气候变化规律。 本项工作是在桂林盘龙洞大型石笋详细沉积学研究的基础上,对其现今滴水与相应的沉积碳酸盐及洞穴环境条件进行两年以上的观测,为检验同位素平衡沉积及14C的充分交换程度提出依据。与此同时,还沿石笋轴心进行系统的AMS-14C、U系及稳定同位素综合研究,提出了桂林地区3.6万年来气候变化模式。 1.末次冰期 由于全球干冷气候影响,本区岩溶作用大为减弱,部分时段滴水中断,石笋停止生长,形成深褐色的风化面。 (1)距今3.6~3.2万年,地面年平均最低气温8~9℃,最高13℃(桂林现今多年平均气温19.1℃)。 (2)距今3.2~1.2万年,沉积间断,在晚大理副冰期时,最低年平均气温6~8℃。 (3)距今1.1万年时,新仙女木事件(Younger Dryas)本区表现明显,最低年平均气温9℃。 2.全新世 新仙女木事件后,气温急速上升,至10700年已升至现今水平。自前9000年至今可划分3个由暖到冷的大旋回,每个...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18
  • PDF下载数:  121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刊出日期:  1996-12-01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