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主城岩溶区地热资源可再生性评价

杨华林, 李明伦, 周神波, 杨森. 重庆市主城岩溶区地热资源可再生性评价[J]. 中国岩溶, 2014, (2): 167-175.
引用本文: 杨华林, 李明伦, 周神波, 杨森. 重庆市主城岩溶区地热资源可再生性评价[J]. 中国岩溶, 2014, (2): 167-175.
YANG Hua-lin, LI Ming-lun, ZHOU Shen-bo, YANG Sen. Renewable assessment for geothermal resources in the karst area of Chongqing City[J]. Carsologica Sinica, 2014, (2): 167-175.
Citation: YANG Hua-lin, LI Ming-lun, ZHOU Shen-bo, YANG Sen. Renewable assessment for geothermal resources in the karst area of Chongqing City[J]. Carsologica Sinica, 2014, (2): 167-175.

重庆市主城岩溶区地热资源可再生性评价

  • 基金项目:

    重庆市都市经济圈地热水资源可再生性研究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P314.1

Renewable assessment for geothermal resources in the karst area of Chongqing City

  • 重庆主城岩溶区的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5大背斜的层状热储构造中,地热田主要分布在背斜两翼和背斜南(或北)倾没端.热储层为三叠系嘉陵江组灰岩,盖层为须家河和侏罗系地层,下部隔热层为三叠系飞仙关组泥灰岩地层.随着地热经济的发展和工程建设的加大,重庆市地热水资源可再生性受到影响.本文基于重庆市多年的地热资源勘查、监测资料,将主城岩溶区5个背斜的地热资源分为温泉出露和背斜翼部中深埋藏两类,并利用综合指数法对主城岩溶区地热资源的可再生性进行分区评价.结果显示,主城岩溶区地热资源属强可再生性的有5个,较强的有10个,中等和弱的分别为8和7个,其分布面积所占比例分别为12.95%、32.2%、32.15%和22.7%,可再生性总体呈较强~中等;其中温泉出露型的资源可再生性以较强和中等为主,分布面积分别占温泉出露区总面积的33.6%和33.95%;中深埋藏型以较强和强可再生性为主,其分布面积分别占中深埋藏区总面积的25.9%和30.8%.较强和强可再生性地热主要位于背斜北段,中等~弱可再生性地热则分布于背斜中段和南段.中深埋藏型地热资源的可再生性总体较温泉出露型的强.由此,建议加强背斜两翼中深埋藏区北段地热水资源的勘查开发力度,同时控制中~弱可再生性地热资源区,包括背斜两翼中深埋藏区中~南段和部分温泉出露区的开采规模,以确保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11
  • PDF下载数:  3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刊出日期:  2014-04-25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