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信息产品体系框架研究

张明超, 郑啸, 王成锡, 张慧军, 吴楚, 李景朝. 2024. 地质信息产品体系框架研究. 地质通报, 43(2~3): 474-483. doi: 10.12097/gbc.2022.09.010
引用本文: 张明超, 郑啸, 王成锡, 张慧军, 吴楚, 李景朝. 2024. 地质信息产品体系框架研究. 地质通报, 43(2~3): 474-483. doi: 10.12097/gbc.2022.09.010
ZHANG Mingchao, ZHENG Xiao, WANG Chengxi, ZHANG Huijun, WU Chu, LI Jingchao. 2024. Research on framework of geological information products system. 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43(2~3): 474-483. doi: 10.12097/gbc.2022.09.010
Citation: ZHANG Mingchao, ZHENG Xiao, WANG Chengxi, ZHANG Huijun, WU Chu, LI Jingchao. 2024. Research on framework of geological information products system. 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43(2~3): 474-483. doi: 10.12097/gbc.2022.09.010

地质信息产品体系框架研究

  • 基金项目: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地球科学数据整合与知识服务》三级项目《全国地质资料汇聚整理与社会化服务》(编号:DD20230600)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张明超(1987− ),男,博士后,从事矿床学和地质信息化研究。E-mail: cgszhangmc@163.com
    通讯作者: 郑啸(1986− ),男,博士,高级工程师,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E-mail: zxiao@mail.cgs.gov.cn
  • 中图分类号: P628

Research on framework of geological information products system

More Information
  • 加强地质成果产品化和产品服务化,是更好地实现地质成果价值的关键。通过开展地质信息产品基础问题研究,从产品的基本概念、产品属性、产品层次、产品分类出发,构建了地质信息产品体系框架,形成了数据、地质图、地学科普、馆藏资料、出版物、标准规范、软件、仪器设备与方法八大类产品系列及产品元数据和产品与服务的分级分类。在此基础上,以地质信息产品体系为指导,以用户多元化需求为导向,开展产品设计与开发规划,指导设计和开发针对不同层次用户的地质信息产品,以提升中国地质信息服务的精准化、规模化和高效化,助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 加载中
  • 图 1  地质信息产品5个层次

    Figure 1. 

    图 2  地质信息产品体系框架图

    Figure 2. 

    图 3  地质信息产品元数据框架

    Figure 3. 

    表 1  地质信息产品公共元数据项

    Table 1.  Common metadata items of geological information products

    公共元数据项 描 述 约束/条件
    产品名称 用以识别产品的专门称呼,应记录产品的全称 必选
    产品一级类别 指产品的所属一级分类,按照地质信息产品体系顶层设计的产品一级分类的八大类产品进行分类 必选
    产品二级类别 指各类产品的所属二级分类,按照地质信息产品体系顶层设计的八大类一级产品下属二级分类进行划分,可多选 必选
    产品描述 简明、确切地描述产品的主要内容,包括生产该产品使用的原始资料、生产方法、基本要素,产品用途及功能等概况描述 必选
    关键词 描述产品核心信息的短语或词汇,3~5个为宜,可根据具体内容扩展 必选
    产品缩略图 表达产品最直观、最基础信息的经压缩方式处理后的小图 可选
    产品格式 是指产品的载体形式,包括空间数据(MapGis/ArcGIS/其他)、图片(jpg/TIF/其他)、电子文档(Word/PDF/其他)、音像、影像、仪器、软件、XML格式等 必选
    产品作者 指产品的具体作者/开发人,按照作者的先后顺序填写
    项目支持 指支撑该产品形成的相关项目、基金信息
    生产日期 指产品开发完成的日期,填写格式:YYYYMMDD 必选
    开发单位 产品的开发单位、产品开发主要责任人的详细信息。内容包括单位名称、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网址、开发主要责任人姓名、办公电话、联系邮箱等 必选
    产品使用控制 指按照国家法律和相关规定要求,对产品的利用行为加以限制,控制产品的使用传播范围,涉及国家秘密的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不涉及国家秘密的分为内部、公开 必选
    服务对象 指产品所对应的用户群体,可多选,目前包括三大类用户:政府管理和决策类用户、地学专业用户、社会公众类用户 可选
    备注 其他一些需要补充说明的信息,如是否可更新,是否为阶段性产品等 可选
    下载: 导出CSV

    表 2  产品和服务的分级分类

    Table 2.  Classification of products and services

    产品分级 服务分类
    完全公开 完全社会化公开服务
    限制使用 有条件提供服务使用(譬如涉及版权之类)
    涉密信息 严格按照国家保密管理规定使用
    下载: 导出CSV
  • [1]

    Buchanan J M. 1965. An economic theory of clubs[J]. Economica, 32(125): 1−14. doi: 10.2307/2552442

    [2]

    Buchanan J M. 1968. Social insurance in a growing economy: a proposal for radical reform[J]. National Tax Journal, 21(4): 386−395. doi: 10.1086/NTJ41791620

    [3]

    Kotler P. 1973.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M]. Prentice−Hall.

    [4]

    Kotler P. 1994. Reconceptualizing marketing: An interview with Philip Kotler[J].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12(4): 353−361. doi: 10.1016/0263-2373(94)90021-3

    [5]

    Mark E. Parry. 2003. 战略营销管理[M]. 北京: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6]

    Samuelson P A, Koopmans T C, Stone J R N. 1954. Report of the Evaluative Committee for Econometrical[J]. Econometrica, 22(2): 141−146.

    [7]

    Samuelson P A, Robinson R, Baldwin G B. 1958. Study guide and workbook to accompany Samuelson: Economics [M]. McGraw−Hill.

    [8]

    Samuelson P A. 2008. Asymmetric or symmetric time preference and discounting in many facets of economic theory: A miscellany[J]. Journal of Risk and Uncertainty, 37(2): 107−114.

    [9]

    Shannon C. 1948. 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J]. Bell Systems Technical Journal, 27(4): 623−656. doi: 10.1002/j.1538-7305.1948.tb00917.x

    [10]

    陈虹, 杨晓, 田世攀, 等. 2022. 覆盖区智能地质填图的探索与实践——以森林沼泽区为例[J]. 地质通报, 41(2/3): 218−241.

    [11]

    陈岩. 2012.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模式研究[D].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硕士学位论文.

    [12]

    崔滨. 2009. 地质资料信息产品服务的特点[J]. 黑龙江国土资源, (12): 51−51.

    [13]

    丁克永, 郑啸, 孙克峰, 等. 2018. 地质资料服务研究与实践[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4]

    冯斌, 梁萌, 吴文鹂, 等. 2020. “地质云”模式下大地电磁数据共享研究[J]. 物探与化探, 44(4): 796−802.

    [15]

    冯艳芳, 刘江涛, 刘勇, 等. 2022. 国内外基础地质数据更新现状与思考[J]. 地学前缘. 2022, 29(2): 370−377.

    [16]

    高爱红, 庞振山, 颜世强. 2013. 地质资料服务产品分类[J]. 中国矿业, 22(4): 23−25. doi: 10.3969/j.issn.1004-4051.2013.04.007

    [17]

    高振记. 2022. “地质云3.0”——国家地球科学大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简介[J]. 中国地质, 49(1): 1.

    [18]

    耿启立. 2016. 重力仪器国外代表产品及国内研发最新进展[J]. 地质装备, 17(1): 27−30. doi: 10.3969/j.issn.1009-282X.2016.01.006

    [19]

    贺朝铸. 2007. 企业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 中国质量, (4): 79−80. doi: 10.3969/j.issn.1007-2713.2007.04.024

    [20]

    姜作勤, 马智民, 杨东来, 等. 2007. 地质信息服务体系框架研究[J]. 中国地质, 34(1): 173−178. doi: 10.3969/j.issn.1000-3657.2007.01.025

    [21]

    姜作勤. 2004. 地质工作信息化若干问题的思考[J]. 地质通报, 23(9): 839−845. doi: 10.3969/j.issn.1671-2552.2004.09.004

    [22]

    金霄, 路玉林, 罗晓玲, 等. 2023. 地质调查技术标准体系研究与展望[J].地质通报, 42(9): 1531−1540.

    [23]

    雷传扬, 刘兆鑫, 王波, 等. 2021. “互联网+”背景下地质大数据共享服务研究[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34(11): 22−27,89.

    [24]

    李丰丹, 李超岭, 李浩川, 等. 2008. 地质空间信息元数据服务模式的实现[J]. 地质通报, 27(5): 700−707. doi: 10.3969/j.issn.1671-2552.2008.05.016

    [25]

    李景朝, 梁婉娟, 丁克永, 等. 2013. 澳大利亚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现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中国矿业, (7): 53−57. doi: 10.3969/j.issn.1004-4051.2013.07.015

    [26]

    李凯, 李潇, 李勇. 2022. 关于城市地质产品共享服务的思考[J]. 城市地质, 17(1): 106−112.

    [27]

    刘彬, 孙宝钧. 2000. 浅谈科技成果向产品转化[J]. 京铁科技通讯:太原刊, (1): 12−13.

    [28]

    刘军旗, 刘强, 刘千慧, 等. 2021. 大数据时代地质灾害数据管理及应用模式探讨[J]. 地质科技通报, 40(6): 276−282, 292.

    [29]

    马智民, 杨东来, 李景朝, 等. 2007. 主要发达国家地学信息服务的现状与特点[J]. 地质通报, 26(3): 355−360. doi: 10.3969/j.issn.1671-2552.2007.03.014

    [30]

    任晓霞, 杨飞, 杨淑云, 等. 2019. “地质云1.0”地质环境分节点技术实现[J]. 国土资源遥感, 31(4): 250−257.

    [31]

    尚武, 杨东来, 李景朝, 等. 2007. 中国地质信息服务体系的现状、差距及对策[J]. 中国地质, 34(4): 730−736. doi: 10.3969/j.issn.1000-3657.2007.04.025

    [32]

    施俊法, 吴林强, 王泉, 等. 2024. 地质科学新思维与新时代地质工作战略思考[J]. 中国地质.https://link.cnki.net/urlid/11.1167.P.20240221.1122.002.

    [33]

    宿晓虹, 杨博. 2022. 大数据时代地质信息产品研发分析[J]. 中国科技信息, (10): 126−128.

    [34]

    孙晓敏. 2016. 浅谈创新国土资源科普产品和服务[J]. 科技与出版, (12): 120−124.

    [35]

    拓晓娥. 2016. 国内外三维地质软件发展现状[J]. 工业, (8): 284.

    [36]

    谭永杰. 2006. 地质资料公益性服务体系建设框架探讨[C]// 全国地质档案资料学术研讨会.

    [37]

    谭永杰. 2016a. 地质大数据体系建设的总体框架研究[J]. 中国地质调查, 3(3): 1−6.

    [38]

    谭永杰. 2016b. 地质大数据与信息服务工程技术框架[J]. 地理信息世界, 23(1): 1−9.

    [39]

    王斌, 李景朝, 王成锡, 等. 2019. 关于推进地质资料开发利用工作的思考[J]. 地质通报, 38(8): 1396−1402. doi: 10.12097/j.issn.1671-2552.2019.08.016

    [40]

    王成锡, 张明华. 2011. 国家地质信息元数据管理系统的开发[J]. 国土资源信息化, (2): 12−15.

    [41]

    王达. 2009. 我国地质钻探设备发展战略探讨[J]. 地质装备, 10(6): 11−15. doi: 10.3969/j.issn.1009-282X.2009.06.012

    [42]

    王红. 2015. 海洋地质资料服务产品开发模式[J]. 海洋地质前沿, 31(3): 67−70.

    [43]

    闻绍毅, 李洋. 2014. 辽宁省地质资料产品体系探讨[J]. 国土资源信息化, (1): 20−22.

    [44]

    许百泉, 颜世强, 王黔驹, 等. 2013. 英国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跟踪研究[J]. 中国矿业, (7): 58−62. doi: 10.3969/j.issn.1004-4051.2013.07.016

    [45]

    严光生, 薛群威, 肖克炎, 等. 2015. 地质调查大数据研究的主要问题分析[J]. 地质通报, 34(7): 1273−1279. doi: 10.3969/j.issn.1671-2552.2015.07.004

    [46]

    颜世强, 王黔驹, 丁克永, 等. 2013. 地质资料服务产品开发研究[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47]

    颜世强, 张惠, 王黔驹, 等. 2015. 地质资料服务产品基本模式构建[J]. 中国矿业, (10): 164−167. doi: 10.3969/j.issn.1004-4051.2015.10.035

    [48]

    余斌, 于丽秀, 顾晓华. 2008. 地质调查产品有效供应理论分析[J]. 地质通报, 27(4): 451−457. doi: 10.3969/j.issn.1671-2552.2008.04.002

    [49]

    张峰, 孙宗哲, Ochora D R, 等. 2016. 数据产品在线定制平台的探索实践[J]. 大数据, 2(6): 118−128. doi: 10.11959/j.issn.2096-0271.2016072

    [50]

    张洪涛, 王平. 2002. 论地质调查中的科技进步与创新[J]. 地质通报, 21(2): 49−54. doi: 10.3969/j.issn.1671-2552.2002.02.001

    [51]

    张明超, 李景朝, 左群超, 等. 2016. 美国地质调查局地质信息产品概述[J]. 中国矿业, (S2): 66−72. doi: 10.3969/j.issn.1004-4051.2016.z2.018

    [52]

    赵鹏大. 2019. 地质大数据特点及其合理开发利用[J]. 地学前缘, 26(4): 1−5.

    [53]

    赵玉灵, 杨金中. 2015. 遥感地质调查产品体系初论[J]. 矿产勘查, 6(5): 615−620. doi: 10.3969/j.issn.1674-7801.2015.05.017

    [54]

    郑啸, 李景朝, 丁克永, 等. 2016. 地质资料信息化服务现状、问题与建议[J]. 中国矿业, 25(s1): 92−93. doi: 10.3969/j.issn.1004-4051.2016.z1.024

    [55]

    郑啸, 李景朝, 王翔, 等. 2015. 大数据背景下的国家地质信息服务系统建设[J]. 地质通报, 34(7): 1316−1322. doi: 10.3969/j.issn.1671-2552.2015.07.009

    [56]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2023. 中国矿产资源报告. 北京: 地质出版社.

    [57]

    钟凤. 2016. 吉林省地质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研究[J]. 中国林业经济, (4): 100−103.

    [58]

    周进生, 张凤麟. 2014. 国外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总体趋势[J]. 国土资源情报, (4): 29−33.

    [59]

    周夏, 李方舟, 乔朝飞. 2021. 我国地质领域公共服务现状、问题及对策[J]. 中国矿业, 30(S2): 4−7. doi: 10.12075/j.issn.1004-4051.2021.S2.036

  • 加载中

(3)

(2)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01
  • PDF下载数:  96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收稿日期:  2022-09-13
修回日期:  2022-10-29
刊出日期:  2024-03-15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