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logical environment issues and spatial planning countermeasures in the coastal zone of Qingdao City
-
摘要:
充分认识海岸带地质环境问题关系到所有沿海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于优化城市规划布局和国土空间开发,实现空间转型升级和城市集约、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青岛市是中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正在全力建设全球知名的海湾都会,同时,当前也面临一定程度的地质环境问题。本文系统分析了青岛市海岸带地区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条件、海(咸)水入侵、海岸侵蚀、构造断裂、水土污染等地质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其分布特征和产生原因,并针对国土空间优化、韧性城市建设、生态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建设和相关规制、法律体系构建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为城市科学规范空间规划提供参考,为地区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系统科学的地质资料。
Abstract:Full understanding of geological environment issues of coastal zone is related to the safety of lives and properties of local societies,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optimizing urban planning and land development, realizing spat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achieving intensive, gree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Qingdao is an important coastal central city in China, and is striving to build a globally renowned bay city; however, at present, we are facing certain ge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Therefore, we analyzed the state quo of the research,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auses of geological environmental hazards in the coastal zone of Qingdao City, such as geological disasters (collapse, landslide, debris flow, etc.), adverse geological conditions, sea (salt) water intrusion, coastal erosion, fault and fractures, water resource shortage, and water and soil pollution, for which land space optimization, resilient city construction, ecological city construction, smart city construction, and relevant regulations were performe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ward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legal and regulation systems were proposed. This study provided reference for urban scientific and standardized spatial planning, and accumulated systematic and scientific geological data for reg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future.
-
Key words:
- coastal zone /
- geological environment /
- spatial planning /
- urban construction /
- Qingdao City
-
-
表 1 青岛市海岸带地质环境问题与空间规划对策建议
Table 1. Ge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spatial planning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coastal zone of Qingdao
地质环境问题 分布状况 危害性 产生原因 发展趋势 风险治理存在
的问题措施建议 活动断裂 主要断裂3条(NE、NNE、NEE向);次要断裂6条(以NE、NNE向为主) 隧道、地铁等工程施工中
可能会发生垮塌、涌水等
方面的突发事故沧口断裂最新活动时代为晚更新
世中期,以走滑活动为主。NW
向断裂具有张扭性构造特征,具
有很强的透水性—— 对断裂带认识不清,
调查精度不够技术上,加强调查精度;
管理上,加大工程施工监管力度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隐患点共299处,崩塌279处,滑坡15处,泥石流5处,主要分布在崂山、大泽山、小珠山、大珠山、铁镢山等山地丘陵区 基础设施破坏、人员伤亡、
经济损失强降雨、地质条件不稳定造成崩
滑流;采石场关闭后遗留大量地
下采空区崩塌地质灾害隐患持续增加;采空塌陷地质灾害隐患有所
降低监测预警系统具有局限性,未覆盖全市 技术上,加强监测预警; 管理上,要按照“谁引发
谁治理”原则,督促相关
责任人落实防治主体责任;法规制度上,制定地质
灾害规划防治方案不良地质条件(富水砂层和软土) 富水砂砾石层面积约4 814.6 km2,软土主要分布于在环胶州湾的滨海浅滩和部分河流的中下游,分布面积约487.2 km2 地铁坍塌事故 富水砂砾石层结构松散、渗透性
高、赋水性好,在基坑开挖时影
响基坑侧壁稳定;软土易引发基
坑侧壁失稳—— 对不良地质条件
认识程度不够技术上,加强不良地质条
件认识程度,优化施工
设计方案水资源短缺 2018年水资源总量16.0亿m3,
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0.6亿m3,地下水资源量8.303亿m3,全
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170.7 m3地下水超采漏斗、水污染、
海(咸)水入侵主要受大气降水控制;过量开采
地下水青岛市水资源量主要受大气降水控制 对水资源保护程度
有待加强加快调水和水源工程建设,
进一步加强地表/地下水资源
保护,保护大沽河水源地,
推进农业节水灌溉城市内涝 2020年累计降水量626.6 mm;
入汛以来累计降水量422.2 mm。
23座大型水库蓄水21 646万m3,
比去年同期多蓄2 480.8万m32007年8月暴雨,全市直接
经济总损失约2.589亿元;
2020年7月强降雨,部分
地铁线路暂时停运气候极端变化,城市部分城区排
水系统排涝能力低下,城市规划
建设理念落后特大暴雨在1971—1990年
频次整体呈上升趋势,极端降水情况频现部分城区雨水管渠
排水能力不足加强城市暴雨内涝基础研究;
做好排水系统规划建设水土污染 土壤环境质量Ⅲ类和劣Ⅲ类土壤面积约为5.71 km2;花岗岩山地丘陵区浅层地下水水质属于Ⅲ类以上的水占总面积的54.19% 重金属元素超标和水质污染
会造成种植某些农作物可食
部分超过安全临界值从而威
胁人类生存健康即墨、莱西市青山群地层主要与
铁矿及硫铁矿中伴生的金或铜矿
化有关;人类开采矿床过
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质进入土壤整体氯离子浓度除白马河—吉利河下游部分有海水入侵现象导致含量上升,其余富水区基本保持平稳或是降低趋势 调查成果以小比例
尺为主,精度低技术上,增加大比例尺土壤
地球化学调查,加强已有污
染土地的生态修复治理;
管理上,加强排污监管力度海(咸)水入侵 胶州湾沿岸入侵面积最大,达417.20 km2 供水污染、农业灌溉用水
匮乏、居民饮水困难海岸地下水位低且水力坡度小,
含水层透水性较好;超采地下
水、陆地海产养殖、上游蓄水入侵范围不再扩大,氯离子浓度有所降低 监测系统比较薄弱,
不能够系统、及时
地获得动态数据技术上,监测预警;
管理上,严格管控
不法开采地下水;
法规制度上,建立节水法规海岸侵蚀 海岸侵蚀主要发生于砂质海岸
区域,如灵山湾、第一海水浴
场、沙子口湾等。对于基岩海岸,岸线侵蚀后退相对较缓慢破坏前海防潮石坝以及沿海
路基,加剧岸线蚀退河流上游筑库拦水,导致河流入
海泥沙减少,引起海岸动态平衡
破坏;海平面上升和台风暴潮等
自然因素的变化也是不可忽略的海面上升和台风暴潮次数增加将加剧青岛市海岸侵蚀 缺少系统海岸侵蚀
淤积监测严守海岸带生态红线,
加强海岸带生态修复与
保护;建立海岸带侵蚀
淤积监测系统注:“——”为无内容。 -
[1] 王思敬. 中国城市发展中的地质环境问题[J]. 第四纪研究,1996,2:115-122.
[2] 张永双,孙璐,殷秀兰,等. 中国环境地质研究主要进展与展望[J]. 中国地质,2017,44(5):901-912.
[3] 刘海松, 管勇, 吕沛才, 等. 青岛市地质灾害排查报告[R]. 青岛: 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 2017.
[4] 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青岛市2020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R]. 青岛: 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0.
[5] 夏伟强,董杰,何鹏,等. 青岛主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质因素的影响评价及适宜性分区[J]. 地质学报,2019,93(1):233-240.
[6] 窦衍光,印萍,陈斌,等. 滨海基岩城市地质调查成果应用探索与理论技术创新:以青岛市为例[J]. 海洋地质前沿,2021,37(9):1-9.
[7] 栾光忠,王红霞,尹明泉,等. 青岛城市主要断裂构造特征以及对城市地质环境的影响[J]. 地球学报,2010,31(1):102-108.
[8] 邹亮,窦衍光,胡睿,等. 青岛古镇口创新示范区土地质量评价及规划利用[J]. 海洋地质前沿,2021,37(9):49-59.
[9] 代杰瑞, 庞绪贵, 喻超. 山东省青岛市农业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R]. 济南: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 2010.
[10] 刘璐. 淮南市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防治技术研究[J]. 资源环境与工程,2021,35(2):200-205.
[11] 青岛市人民政府. 青岛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2018—2025年)[R]. 青岛: 青岛市人民政府, 2018.
[12] 徐美君,刘洪华,杨宝凯,等. 青岛市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关键技术与应用[J]. 海洋地质前沿,2021,37(9):79-88.
[13] 冯久林,张鹏飞,宋昊成. 基于地质环境问题对襄阳市城市地质工作的思考和建议[J]. 资源环境与工程,2018,32(1):93-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