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彭苗枝, 吴剑雄, 管后春, 邱思晨. 2021. 合肥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华东地质, 42(2): 176-184. doi: 10.16788/j.hddz.32-1865/P.2021.02.006
引用本文: 彭苗枝, 吴剑雄, 管后春, 邱思晨. 2021. 合肥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华东地质, 42(2): 176-184. doi: 10.16788/j.hddz.32-1865/P.2021.02.006
PENG Miaozhi, WU Jianxiong, GUAN Houchun, QIU Sichen. 2021. Geological environment suitability assessment of underground space development in Hefei City. East China Geology, 42(2): 176-184. doi: 10.16788/j.hddz.32-1865/P.2021.02.006
Citation: PENG Miaozhi, WU Jianxiong, GUAN Houchun, QIU Sichen. 2021. Geological environment suitability assessment of underground space development in Hefei City. East China Geology, 42(2): 176-184. doi: 10.16788/j.hddz.32-1865/P.2021.02.006

合肥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 基金项目:

    安徽省公益性地质调查"合肥市城市地质调查(编号:2005-56)"项目资助。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彭苗枝,1984年生,女,工程师,主要从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及研究工作。Email:kanyim@163.com。
  •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

Geological environment suitability assessment of underground space development in Hefei City

  • 为查明合肥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影响因素,评价该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的适宜性,通过研究地质环境条件,选取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壳稳定性、地面及地下空间条件4个要素作为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因子。在单因子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以MAPGIS为平台,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对合肥市地面以下40 m深度内的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进行竖向分层评价。结果表明:合肥市地面以下40 m深度内的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划分为适宜区、较适宜区、适宜性差区3个等级;0~-5 m空间域适宜区、较适宜区面积占70.2%;-5~-15 m空间域适宜区、较适宜区面积占81.8%;-15~-40 m空间域适宜区、较适宜区面积占92.2%。合肥市具有较好的地下空间资源,这些潜在的地下空间资源可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 加载中
  • [1]

    曹晖, 杨汉元, 姜文, 等.长沙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J]. 中国矿业, 2019, 28(增刊):142-147.

    [2]

    程光华, 苏晶文, 李采, 等.城市地下空间探测与安全利用战略构想[J]. 华东地质, 2019, 40(3):226-233.[LM]

    [3]

    童林旭.地下空间概论(一)[J]. 地下空间, 2004, 24(1):133-136.

    [4]

    刘运来, 吴江鹏, 彭培宇, 等.基于地质环境要素的地下空间利用适宜性评价[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7, 34(5):58-62.

    [5]

    潘丽珍, 李传斌, 祝文君.青岛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研究[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6, 2(增刊):1093-1099.

    [6]

    吴炳华, 蔡国成, 潘小青, 等.宁波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质环境制约因素研究[J]. 城市地质, 2016, 11(4):39-43.

    [7]

    柳昆, 彭建, 彭芳乐.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模型[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1, 7(2):219-231.

    [8]

    谷天峰.GIS支持下的城市地质环境评价研究以咸阳市为例[D]. 西安:西北大学, 2004:3-10.

    [9]

    RAMANATHAN R. A note on the use of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1, 63(1):27-35.

    [10]

    张晓峰, 吕良海, 白永强, 等.城市地下空间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2, 8(1):8-13.

    [11]

    徐军祥, 秦品瑞, 徐秋晓, 等.济南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J]. 山东国土资源, 2012, 28(8):14-17.

    [12]

    岳志辉.石家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及利用适宜性灰色综合评价[D]. 石家庄:河北工业大学, 2013:25-50.

    [13]

    刘健, 魏永耀, 高立, 等.苏州城市规划区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J]. 地质学刊, 2014, 38(1):94-97.

    [14]

    廖建三, 彭卫平, 林本海.影响广州市浅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地质因素分析及分区评价[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 25(增刊):3357-3362.

    [15]

    杨明, 朱成河, 郭长胜, 等.临沂市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地质调查评价研究[J]. 山东国土资源, 2016, 32(3):68-75.

    [16]

    吴立新, 姜云, 梁越, 等.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容量评估的基础研究[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4, 20(4):44-47.

    [17]

    欧孝夺, 杨荣才, 周东, 等.AHP法在南宁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J]. 桂林工学院学报, 2009, 29(4):474-480.

    [18]

    潘朝, 吴立, 左清军, 等.基于模糊数学的武汉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适宜性评价[J].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13, 20(2):19-23.

    [19]

    郭超, 阎长虹, 刘军熙, 等.基于GIS的东营市浅层地下空间质量评估[J]. 工程地质学报, 2014, 22(2):334-340.

    [20]

    夏友, 马传明.郑州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地质适宜性评价[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4, 10(3):493-497.

    [21]

    彭建, 柳昆, 郑付涛, 等.基于AHP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0, 6(4):688-694.

    [22]

    王永立, 沈健, 齐波.基于GIS-Fuzzy的地下空间资源评价[J]. 城市地质, 2008, 3(2):43-47.

    [23]

    王兰化, 马武明, 李明明, 等.天津滨海新区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J].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15, 38(4):299-304.

    [24]

    吴炳华, 张水军, 徐鹏雷, 等.宁波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7, 13(增刊):16-21.

    [25]

    杜莉莉.重庆市主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研究[D]. 重庆:重庆大学, 2013:11-14.

    [26]

    李运怀, 管后春, 刘道彬, 等.合肥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调查评价[R]. 合肥:安徽省地质调查院, 2009:90-140.

    [27]

    彭苗枝, 秦先燕, 何苗.影响黄山市中心城区工程建设的地质因素及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J]. 华东地质, 2019, 40(1):67-73.

    [28]

    邢怀学, 葛伟亚, 李亮, 等.基于GIS的丹阳城镇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J]. 华东地质, 2019, 40(1):59-66.

    [29]

    郭金玉, 张忠彬, 孙庆云.层次分析法的研究与应用[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8, 18(5):148-153.

    [30]

    彭俊婷, 洪涛, 解智强, 等.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估[J]. 测绘通报, 2015(12):66-69.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365
  • PDF下载数:  98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收稿日期:  2020-06-19
修回日期:  2020-12-22
刊出日期:  2021-08-18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