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主办
地质出版社出版

黄土高原典型区土壤保持服务效应研究

周日平. 黄土高原典型区土壤保持服务效应研究[J]. 自然资源遥感, 2019, (2): 131-139. doi: 10.6046/gtzyyg.2019.02.19
引用本文: 周日平. 黄土高原典型区土壤保持服务效应研究[J]. 自然资源遥感, 2019, (2): 131-139. doi: 10.6046/gtzyyg.2019.02.19
ZHOU Riping. Assessing the soil erosion control service in the typical area of Loess Plateau[J]. Remote Sensing for Natural Resources, 2019, (2): 131-139. doi: 10.6046/gtzyyg.2019.02.19
Citation: ZHOU Riping. Assessing the soil erosion control service in the typical area of Loess Plateau[J]. Remote Sensing for Natural Resources, 2019, (2): 131-139. doi: 10.6046/gtzyyg.2019.02.19

黄土高原典型区土壤保持服务效应研究

  • 基金项目:

    陕西省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黄土高原退化土地的生态恢复遥感监测与评估"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分布式模型的流域尺度土地覆被变化的土壤侵蚀效应研究"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TP79

Assessing the soil erosion control service in the typical area of Loess Plateau

  • 黄土高原生态屏障区是我国"两屏三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当地居民具有重要的屏障作用,同时也对黄河中下游具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以土壤侵蚀量为评估指标,应用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利用2000—2010年间土地覆被、气象站点和泥沙站点等多源数据,定量评估了黄土高原生态屏障区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工程的土壤保持效应.结果表明,2000—2010年间,尽管黄土高原降雨量明显增多,降雨侵蚀力在增强,但研究区以退耕还草为主,退耕还草面积达到3287.01 km2,研究区植被覆盖在以1.29%/a速率递增;土壤侵蚀状况发生明显改善,土壤侵蚀模数由2000年的6579.55 t·km-2·a-1降低到了2010年的1986.66 t·km-2·a-1,土壤侵蚀等级由剧烈侵蚀向微度侵蚀转变,侵蚀等级在逐渐降低,低覆盖度-烈度土壤侵蚀面积在大幅度降低,而高覆盖度-微度土壤侵蚀类型面积在大幅度提升;并且流域土壤侵蚀强度与相关站点含沙量和输沙量呈正相关,黄土高原生态屏障效应在不断加强.该研究对加强生态安全格局建设,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71
  • PDF下载数:  25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刊出日期:  2019-06-15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