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学会
主办

歧口凹陷古近纪同沉积断裂对层序和沉积体系的控制

陈莹, 林畅松, 余宏忠, 崔永刚. 2006. 歧口凹陷古近纪同沉积断裂对层序和沉积体系的控制. 地质力学学报, 12(3): 378-386.
引用本文: 陈莹, 林畅松, 余宏忠, 崔永刚. 2006. 歧口凹陷古近纪同沉积断裂对层序和沉积体系的控制. 地质力学学报, 12(3): 378-386.
CHEN Ying, LIN Chang-song, YU Hong-zhong, CUI Yong-gang. 2006. CONTROLS OF PALEOGENE SYNDEPOSITIONAL FAULTS ON THE SUCCESSIONS AND DEPOSITIONAL SYSTEMS IN THE QIKOU DEPRESSION, BOHAI BAY.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12(3): 378-386.
Citation: CHEN Ying, LIN Chang-song, YU Hong-zhong, CUI Yong-gang. 2006. CONTROLS OF PALEOGENE SYNDEPOSITIONAL FAULTS ON THE SUCCESSIONS AND DEPOSITIONAL SYSTEMS IN THE QIKOU DEPRESSION, BOHAI BAY.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12(3): 378-386.

歧口凹陷古近纪同沉积断裂对层序和沉积体系的控制

  •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渤海湾盆地第三纪构造坡折带与砂体预测(40072039)项目资助.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陈莹(1975-),女,山东长清人,博士研究生,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沉积地质与层序地层学研究.E-mail:ehenying_546@sohu.com
  • 中图分类号: TE121.2;P534.61+1

CONTROLS OF PALEOGENE SYNDEPOSITIONAL FAULTS ON THE SUCCESSIONS AND DEPOSITIONAL SYSTEMS IN THE QIKOU DEPRESSION, BOHAI BAY

  • 通过对歧口凹陷古近纪的构造格架和主要同沉积断裂的构成和特征分析,指出区内的主要同沉积断裂及其形成的断裂坡折带对古近纪层序和沉积体系的分布起重要控制作用。F1断裂带和东北部盆缘断裂带北段共同控制着北部深洼的沉积充填;东北部盆缘断裂带南段的活动性决定着北次洼的发育;南次洼的发育主要与低凸起周缘断裂带的活动有关。东北部盆缘陡坡断裂坡折带控制了近岸水下扇和扇三角洲体系的发育;西南断阶带的F2断裂坡折控制了辫状三角洲和滨浅湖沉积体系的发育,F1断裂坡折控制低位扇和深湖、半深湖沉积发育以及向凹陷中心方向共生的前三角洲滑塌浊积体系;低凸起南缘断坡带在古近纪早期控制南次洼的扇三角洲或小型水下扇的发育。西南断阶带和F1断裂与东北盆缘断裂交汇处是寻找砂岩油气藏的有利区域。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627
  • PDF下载数:  2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收稿日期:  2006-02-20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