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主办

赣南部分岩体的锆石铀-铅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及其对成岩成矿机制的再认识

王登红, 秦燕, 陈振宇, 侯可军. 赣南部分岩体的锆石铀-铅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及其对成岩成矿机制的再认识[J]. 岩矿测试, 2012, 31(4): 699-704.
引用本文: 王登红, 秦燕, 陈振宇, 侯可军. 赣南部分岩体的锆石铀-铅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及其对成岩成矿机制的再认识[J]. 岩矿测试, 2012, 31(4): 699-704.
WANG Deng-hong, QIN Yan, CHEN Zhen-yu, HOU Ke-jun. U-Pb Isotopic Age and a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Ore-forming Mechanism in Granite from the Southern Jiangxi Province[J]. Rock and Mineral Analysis, 2012, 31(4): 699-704.
Citation: WANG Deng-hong, QIN Yan, CHEN Zhen-yu, HOU Ke-jun. U-Pb Isotopic Age and a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Ore-forming Mechanism in Granite from the Southern Jiangxi Province[J]. Rock and Mineral Analysis, 2012, 31(4): 699-704.

赣南部分岩体的锆石铀-铅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及其对成岩成矿机制的再认识

  • 基金项目:

    国家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南岭成矿带地壳岩浆系统结构探测实验"课题 (SinoProbe 0301)

    中国地质大调查项目"南岭地区岩浆岩成矿专属性研究"(1212011120989)

    "我国三稀金属资源战略调查"项目(1212011120354)

    "我国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项目(1212010633903)

U-Pb Isotopic Age and a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Ore-forming Mechanism in Granite from the Southern Jiangxi Province

  • 赣南岩浆岩分布广泛,有的岩体成岩时代明确,有的则存在争议。利用激光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MC-ICPMS)技术测定了田新、路迳、水头、白鹅、高山角、韩坊、杨村、湖南洞、珠兰埠、淋洋、大富足、油山、吉埠黄沙、阳埠和万田等岩体的U-Pb年龄,表明这些岩体不全是燕山期形成的,即使是燕山期的田新、路迳、水头、白鹅、韩坊、杨村等岩体中也存在有更早期的锆石,大部分岩体经历了6~10 Ma的结晶成岩历史。通过与以往K-Ar、Rb-Sr等时线方法的初步对比,指出赣南地区花岗岩虽然在同位素年龄数据上以侏罗纪为多,但印支期的岩体面积不小,前寒武纪和加里东期的信息也不断增多,说明赣南花岗岩型地壳的演化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相当一部分岩体不是单一成岩期形成的,而是多期次多阶段形成的。加里东期的岩体以往不被注意,认为与钨矿关系不密切,但可以成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成矿母岩。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476
  • PDF下载数:  3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收稿日期:  2011-12-20
刊出日期:  2012-08-28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