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雪玉洞氡浓度变化特征及其危害防护

杨晓霞, 子涛, 陈炳清, 向旭, 王晓晓. 重庆雪玉洞氡浓度变化特征及其危害防护[J]. 中国岩溶, 2013, (4): 472-479.
引用本文: 杨晓霞, 子涛, 陈炳清, 向旭, 王晓晓. 重庆雪玉洞氡浓度变化特征及其危害防护[J]. 中国岩溶, 2013, (4): 472-479.
YANG Xiao-xia, ZI Tao, CHEN Bing-qing, XIANG Xu, WANG Xiao-xiao.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adon’s concentration and protection to the harm in the Xueyu cave,Chongqing[J]. Carsologica Sinica, 2013, (4): 472-479.
Citation: YANG Xiao-xia, ZI Tao, CHEN Bing-qing, XIANG Xu, WANG Xiao-xiao.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adon’s concentration and protection to the harm in the Xueyu cave,Chongqing[J]. Carsologica Sinica, 2013, (4): 472-479.

重庆雪玉洞氡浓度变化特征及其危害防护

  • 基金项目:

    2013年度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

    西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培育经费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X508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adon’s concentration and protection to the harm in the Xueyu cave,Chongqing

  • 利用 PRM-2100氡子体监测仪对重庆市丰都县雪玉洞氡子体平衡当量浓度进行连续12个月的监测。研究表明:(1)雪玉洞洞内氡子体平均平衡当量浓度为2135.7 Bq/m3;取平衡因子为0.5,则其平均氡浓度为4271.4 Bq/m3;(2)氡子体平衡当量浓度总体呈现出夏季高、冬季低及洞层越高,浓度越高的特点,而且氡子体平衡当量浓度变化与洞内温度变化相关性不明显,但与洞外的相关性则较强;(3)雪玉洞游客因吸入氡子体所致的年均有效剂量当量为0.02 mSv/a,只是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估计的氡子体对公众产生危害的年有效剂量界限值(1.30 mSv/a)的1.54%,因此短时间游览对游客的健康不会产生影响。但是,由于洞穴讲解员、保安、拍照人员在洞内工作时间较长,接受氡子体照射的年均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7.69 mSv/a、11.96 mSv/a、59.48 mSv/a,均高于UNSCEAR 的年有效剂量。因此,需要合理安排洞穴内工作人员工作时间和科学地制订出他们的年工作时间上限;加强氡危害相关知识的普及与洞穴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在高氡浓度析出区域进行屏蔽防护或在适当位置安装空气净化器;与此同时,还要加强氡及其子体浓度的分析和监测等。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26
  • PDF下载数:  1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刊出日期:  2013-08-25

目录